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复习 >高考语文 >正文

2019年四川高考语文:往届作文大回顾

更新:2021年11月03日 02:37 大学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职业学校招商力度的加强,更多的学生也选择了报考中职中专学校。但是还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对中职中专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有这各种各样的疑问,其中2019年四川高考语文:往届作文大回顾就是大家比较想了解的一个问题,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9年四川高考语文:往届作文大回顾,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2019年四川高考语文:往届作文大回顾

今天是2019年高考的第一天,众多高三考生在考场上奋战的第一科仍是语文。关于高考作文,你还记得多少?记者搜集了1951年至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历年的高考中,作文题往往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小伙伴们,你们是哪一年的“受虐者”?

1951年,第一篇面世的高考作文《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在此后的几十年,四川高考语文一直采用全国卷。直到2019年,四川取得高考作文自主命题权,至今已走过十年。今年四川高考,语文使用全国卷,四川自己命题的作文将成为历史。

[调查]

还记得你的高考作文吗?

对于“是否还记得你的高考作文”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的高考考生,大多数的回答是“记不到了”。只有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大二新生有印象,还能说出完整的题目,而对于大四的学生而言,“高考作文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其中不乏参加过三次高考的考生,3个高考题目忘得一干二净,问起来懵到不行,看来高考真是不愿被回忆起来的一段故事。不过给出近十年来的题目 后,众人还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并评出自认为最难懂最奇葩的高考题目。2019年高考作文关于“人生的几何体”高居榜首,参加过当年高考的学生回忆, “看着材料摸不到头脑,太过抽象。”

2019年,四川取得高考自主命题权,并在此后十年自主命题,有专家分析,四川十年自主命题的高考作文题,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四川语文界“老实”的风格。更有网友将十年高考浓缩为一段话:从“问”开始,探寻我们的“一步与一生”,在挫折要坚强’和‘我最想说的,刚找到“熟悉”的感 觉,又面临着“人生的几何体”,我们“总有一种期待”,想“手握一滴水”和“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却明白“人只有站起来后世界才属于他”,在“老实和聪 明”中缓缓落下帷幕!

[难忘]

2019年高考作文写“坚强”

2019年高考前一月,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2019年也是四川取得自主命题权以来的第三年,当年四川的作文题是以“坚强”为话题,展开 写作,没有给予任何材料。有人认为这道试题是临时修改的,不管是临时修改的,还是早就命制好的,出此题目考查学生,非常得体非常合时。有人评价这第三道高 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80后于丽是2019年的四川高考考生,虽然此前也练习过其他高考作文,但她说,2019年才是最难忘的一个高考题目,“更难忘的是因为它和 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在一起。”于丽回忆,相比考试时的紧张感,看到作文题后,脑海里涌现出的一幕幕抗震救灾的情景令她感动不已,反而忘记了紧张。

于丽说,作文中,她根据地震期间,媒体报道的一位哥哥背着妹妹走出灾区求生的故事展开。在于丽看来,结合背景,“坚强”为话题的作文,让每一位考生在大灾大难面前,不仅仅回忆痛苦,反而更好地激发起战胜困难、战胜灾害的坚强斗志,这也是她认为最难忘的原因之一。

[历史]

作文命题的3个“分水岭”

其实,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往往是那个年代的缩影,1950年,实行统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也正是在 这一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篇高考作文——《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工作》。1952年高校招生首次规定,实行全国统招考试,新中国高考制度正式形成, 高考作文进入直接命题阶段。

上世纪80年代的作文题多为议论文,命题形式也出现了创新。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漫画,这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描绘了一个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放弃。这道题的出现,让众多考生措手不及。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入又一个分水岭。这道作文题以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研究的事例作为材料,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标志着高考作文进入到话题作文时代。

2019年左右,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高考作文题引发了全民关注,甚至有些题目取材于微博热点。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更为多元,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也对高考作文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年高考作文题]

1952年高校招生首次规定,实行全国统招考试,新中国高考制度正式形成,高考作文进入直接命题阶段。

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年:《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我的母亲》

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77年,全国恢复自1966年起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这一年,高考作文题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短文。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新鲜的观念和事物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高考作文命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漫画。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1984年:以中学生对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

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

1987年:自拟题目(关于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1988年:《习惯》

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

上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学生知识面、阅读视野得以拓宽,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画风”多变。

1991年:首次要求学生以“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这个话题,写一篇辩论稿。

1992年: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关于“补课报酬问题”的的广播稿。

1994年:《尝试》

1995年:根据诗歌素材展开想象,写两种鸟的对话片段……

1996年:说明一篇;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年:《坚韧 —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19年:《诚信》

2019年:《心灵的选择》

2019年: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2019年: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

2019年:《忘记与铭记》

2019年,四川取得高考自主命题权,并在此后十年自主命题。

2019年:《问》

2019年:《一步与一生》

2019年:《坚强》

2019年:《熟悉》

2019年:《人生的几何体》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2019年四川高考语文:往届作文大回顾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中职中专学校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19年四川高考语文:往届作文大回顾”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新2024高三12月联考英语试题

新2024高三12月联考英语试题

时间:2024年01月03日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