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学理念 >正文

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 教育部要求各方齐抓共管预防沉迷网络

更新:2020年07月03日 16:45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 教育部要求各方齐抓共管预防沉迷网络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 教育部要求各方齐抓共管预防沉迷网络

大学路小编推荐:

网络成瘾是否是病引争议 杭州三甲医院开设网瘾治疗项目

大量留守儿童变“低头族” 为何儿童网络成瘾情况愈演愈烈!

  我们更快捷地获取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让知识;用得不好,则会让人沉迷、无法自拔。对于尚不具备完全分辨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而言,一些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更容易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笔者所在课题组也曾在2010年和2020、2020年分别进行两次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有加剧趋势。
  
  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在当下极端重要,也极为紧迫。
  
  从中小学生个体层面讲,沉迷网络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学习兴趣丧失、社会活动减少、人际交往技能退化等。而精神性成瘾行为本身就很可能连带出厌学、暴力、侵害、盗窃等社会问题。防止沉迷网络,内因是关键,中小学生必须增强自律和自控能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养成健康上网的好习惯。
  
  从互联网生态层面讲,面对商业利益驱动、网络诱惑、中小学生好奇心等复杂因素,只有有效控制有害信息,孩子才能不暴露于“网霾”之下。比如网络游戏,投资者的出发点必然是吸引更多的人来玩,因此要营造出良好的网络游戏环境,开发者和运营商就要自觉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摆在重要位置,不能为一己私利传播不良内容。而对于排查中发现的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
  
  从教育引导层面讲,我们既要合理疏解孩子的上网情绪,又要严肃认真对待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家长要以身作则,有意识地放下*、电脑,与孩子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清醒、敢于亮剑,在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孩子对于网络的认识能力,让网络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网络世界既光鲜亮丽,也陷阱丛生。沉迷网络,会让孩子忽略现实中更重要的东西,会让孩子丧失前行奋进的动力。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治理,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和成长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 教育部要求各方齐抓共管预防沉迷网络,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 教育部要求各方齐抓共管预防沉迷网络”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