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我想问一句,
南开大学和
武汉大学哪个文科实力更强 学校的住宿条件和饮食和自然环境:学生住宿区桂园、枫园、樱园、梅园因其风景而命名,春夏秋冬,桂樱梅枫可以说是诗情画意。还有湖滨、星湖等住宿区都各有特色。校内四季常青,花香流溢,以樱花最为有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都会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前来赏花,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常常引发一些讨论的热点),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曾有植物学家到校园考察后,惊叹武大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事实上,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武汉大学樱花国立武汉大学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也是全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有着鸟语花香和青草一般的空气,有着最大和分布最广的大学厨房学生可以用最少的钱在大学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吃到可口的新鲜的饭菜。在学校名气方面:武汉大学校园内还先后建有“六一纪念亭”、“闻一多先生纪念塑像”、“鲲鹏展翅”、“李达塑像”、“爱因斯坦塑像”、“阿兰・佩雷菲特塑像”、“李四光塑像”、“王世杰塑像”、“孔子铜像”等人文景观。武汉大学的之前的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旧时汉语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向左,“国立武汉大学”,所以按如今的从左至右的习惯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实际上意思基本一样)。“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使人想到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汪粗逗的豪迈宣言。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这样理解也同样豪情万丈。一个大学的名字倒过来读,也一样意味深长,磅礴大气的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前无古人的。这也是武大学子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之一。“学大汉,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把“国立武汉大学”牌楼按由左至右顺序来读)为题,作精彩讲演,使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学大汉,武立国从此名满天下。在学术和名气方面: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与国立
北京大学、国立
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
浙江大学统一进行招生考试,从而跻身“民国五大名校”。同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发动七七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此后上海、南京相继被日军占领,武汉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国共两党大量政治军事人士云集珞珈山校园指挥对日抗战。1938年,因日军攻打华中地区,国立武汉大学被迫西迁四川乐山继续学,农学院并入国立中央大学。武汉沦陷后,日军将武大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1日,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复校委员会,1946年10月,学校迁回武昌珞珈山,恢复农学院。1947年,学校设立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形成了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国立武汉大学是武大110多年历史中学质量最高、国际影响最大的阶段,至今仍无法被超越。1937年12月,周恩来作为 *** 代表来到武汉,次年5月移居珞珈山,并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在武汉大学期间,他三次给武汉大学学生作演讲。南开大学的特色: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
问题二: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那个好? 南开文科全国前五没问题,数学全国第三,化学第二,可见文理实力都是非常牛逼的,武大文科全国进不了前五,理科进不了前十,东拼西凑才弄出来那么一个,虽然我女神是武大困*黄灿灿,曾经也十分喜欢武大,但建议你不要被排名误导,浙大完全和复旦上交一档次,武大凳答差远了。六百分略有问题。还要补充一点,南开硬件不行,规模小,环境不如武大,要不全国前十妥妥的。武大不论硬件的话前七不行。
问题三: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比较 按照今年的大学的排名,(以前五十名为例)其中文科好的学校有: 2 北京大学 5
复旦大学 6
南京大学 8 武汉大学 9
吉林大学 10
中山大学 11
四川大学 16
天津大学 17 南开大学 18
中南大学 19
北京师范大学(师范里面最强的) 24
中国人民大学 29
重庆大学 30
中国农业大学 32
华东师范大学 33
兰州大学 38
苏州大学 39
郑州大学 40
湖南大学 45
南京理工大学 如果是学文学的话( 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等4个学科类,共有66个本科专业。)有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分别为文学前十名的大学 如果学管理的话(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有
西安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天津大学 分别为管理前十名的大学 但是,其实是我说错了,但打了这么多字,也舍不得删去――在大学里,管理一般是理科的。 当当当当 学哲学的话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大学是目前我国哲学前几名的学校 哈 其实我觉得呢,如果你是对其中某个专业非常感兴趣的话呢,你就奔着那几个这项专业非常好的学校去,因为如果这个专业是那个学校的名专业的话呢,他肯定会在这个专业的设置上费很多心思。你会学到更多好的知识。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和我当年一样,对什么专业呀,分类呀都不是很清晰的话,那咱们就奔着名校去。好的学校友好的学习氛围。其实大学的差别差不多也在这个方面上了。 加油!!!
问题四:大家觉扎中山大学好还是武汉大学好还是南开大学好?真心求教…(文科) 20分 我是武汉的,武大从声誉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各个方面都是很优秀的,但是关键看你受不受得了那个武汉的鬼天气。。。我可是在这变呆了好久的。。。文科,,,具体看什么专业,你读的。武大的小语种好像很不错,,
问题五:武汉大学和南开比较 武汉大学的文科和理科和南开是半斤八两,但是武大的工科还有医学,比南开还是要强很多的,但是南开由于地域优势,理科分数线要比武大高10来分,文科分数差不多。
问题六:急求 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 哪一个文科强?? 武汉大学的法学是王牌,既然你除开了就看其他的吧。文学院是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学院之一,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很多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以下专业均为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史、无线电物理、分析化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口腔基础医学、社会保障、图书馆学、情报学。
中山大学的文科主要集中在人文学院,有中文、历史、哲学、人类学四个系。中文系人才荟萃,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任教。先后在本系任教的著名教授,早年有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郁达夫、成仿吾、顾颉刚、钟敬文、赵元任、罗常培、陆侃如、冯沅君、王力、岑麒祥,晚近有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方孝岳、董每戡、王起、冼玉清、黄海章、楼栖等。这些著名学者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山大学哲学系,建立于1924年,为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学系之一。著名学者冯友兰、李达、吴康、朱谦之、周辅成、罗克汀、马采等都曾为她的成长浇灌了血汗。
南开的话,经济学类全国第一。历史学,全国领先。社会学,全国前三。政治学全国前十。这些专业都不错。
这三个学校都是985,211,文科各有优势,还是得看你感兴趣的具体专业吧。其次选择时地域也该考虑考虑,一座城市也许就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呢。武大在武汉,中山大学在广州,南开在天津。看你更喜欢哪里吧。还有,如果是读研的话呢,个人觉得,换个城市体验下别样的生活也是很有必要的。嘿嘿~希望对你有用
问题七:我是浙江宁波人 2016年文科高考672分 我该去浙大还是武大还是南开?纠结死了 40分 武大
问题八: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哪个好啊? 个人觉得武汉大学因为首先是武汉大学很漂亮有中国最美的学校称呼!另外武汉大学师资很不错!而且 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自己也能去武汉大学!
问题九:北外的文科录取线通常略高于南开和武大和中山大学。那么这几个学校哪个更好呢? 请告诉我你学什么专业?
问题十: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那个好?北京文科考生! 经济:南开>武大(南开理论经济学第二,应用第八)
历史:南开>武大(南开第二)
新闻:南开
复旦大学只有一个医学院,在2000年合并到复旦大学之前,旧称叫“上海医科大学”或简称 “上医”。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前身是*执政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后改名为南京大学)的医学院。是中国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的医学院,也是当时最好的医学院之一,现在也完全配得上“中国医学院校排名前三“的名号(清华的协和,北大的北医,复旦的上医)。2000年,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与上海最好的综合性大学——复旦大学强强联合,组成了今天的复旦大学。为体现对上游弊海医科大学光荣历史的留存和继承,经原校师生校友的抗争,“上海医学院”的名称得以永远保存。这也是为什么复旦医学院在更多时候被直接称为”上医“的缘故。
如果一定要用排名来论好坏的话,这里告闷是来自2014年最新的第三方排名:
(参考自
/fuuu/zypm/704336.html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中国医学院校排名中位列第三,基础医学在最新版全国排名中名列第一;临床医学落后于清华协和以及上海交大医学院(与交大合并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排名第三;防疫第三;药学第三;中西医结合第二。随着国家对医学科学的重视的提升和上海交大等其他大学对医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发展,上医虽在百花齐放的今天失去了曾经一枝独秀的骄傲,但综合实力一直都在。
关于复旦上医综合实力的详细描述,请参看百度百科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词条。
在中国,原先独立的医学院或医科大学在并入综合性大学后,为保住生源质量,往往会单独划定更高的报考分数线。但上医在并入复旦后,由于很长一段时间未能独立于复旦自主招生、划定分数线,来到上医的生源质量有所下滑。更重要的是,较多生源原本是报考复旦的其他专业未果而被调剂而来。这就导致上医近段时间培养的一些医学生(当然只是少数)初衷便不是学医,此处省略若干字。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秀医学院校对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极力支持和发展的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复旦对于上医的关注度有所不足,加之前面提到的自主招生问题,作为现在在读的上医学生,我不得不客观承认上医的实力在近年开始下滑。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停滞不前,而是因为别人发展得更快,让我们优势不再。
由于校区位于上海市徐家汇市中心的缘故,地理因素已成袜磨弯为复旦上医发展越发受限的主要因素。没有地就没法建更多的实验大楼,也就无法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没法建更加完善和世界先进的医学教学和实践平台,本科生的培养也因此受限;没法建设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就没法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但复旦现任杨玉良校长目光高远,和医学院的领导们已逐渐认识到上医不能继续吃老本的问题。从2014年也就是今年开始,复旦已开始倾尽全力建设上医。首个举措便是进行史无前例的大搬迁:本科生全部迁往复旦新建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江湾校区,研究生碍于实验室位置的限制则搬往上医校区附近的汉庭和菁英汇改建的学生宿舍。预计在2016年,上医将完成从地下到地上的立体式全方位的转变。原先楼层低矮占地又大的破旧的学生宿舍将彻底消失,被设施更加完善的集约度高的学生公寓取代,而誊出的空间将会用于建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和教学空间。原先碍于地表面积限制而不得不缩小规模的体育场和图书馆,也会在地下空间被充分开发后重新以更大的规模建成。未来的复旦上医,实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