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感恩?

更新:2020年05月14日 22:09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感恩?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感恩?

什么是感恩?感恩是个舶来词,在牛津字典里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并回馈他人”。中国的成语“知恩图报”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为什么要感恩?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与自然、社会、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可避免地受惠于他人,感恩不仅是我们人格的一种品质,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同时,这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

先来分享一则小故事。

《女孩》

一个女孩和妈妈吵架了,妈妈对她说了一句“我不要你了!”小女孩伤心地跑了出去。

小女孩非常饿,见一间面馆还开着,就跑了过去,里面是一个老奶奶,老奶奶慈祥地说:“女娃,饿了吧,进来吃碗面吧,不要钱。”小女孩非常感动,说道:“谢谢你,老奶奶,你真是好人。”边哭着告诉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老奶奶听了,语重心长的说:“孩子,你错了。我只是给你了一碗面,你的母亲给了你所有,你怎能怨你的母亲呢?”小女孩听了,急忙跑回家,看见在外焦急的等着自己的母亲,和家里早已摆好的饭菜。

孩子对外人常怀感恩之心,但面对为我们付出很多的父母时,却缺少这种感受。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小女孩。为什么?

子女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中国人有时也不太会对亲人表达爱意。

从另一个角度看,父母做饭给孩子吃,他们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心情愉悦,所以我们不一定也要用这种方式感恩,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

关键是期望值与现实值的区别,对亲人的期望值更高。所以我常常反省,告诉自己没有人理所当然应该对你好。

能够去感恩别人的人,是一个情感独立的人。如果父母将自己的情感与对孩子的情感相对独立起来,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父母为他做的一切。如果情感上依赖,反而没有感恩。父母要让孩子自己有机会体验,例如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如果父母承担了孩子太多的责任,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孩子也就很难感恩。

中国人常说“百善孝为先”,其实孝顺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应从小培养孩子孝顺、感恩的习惯。

感恩有个特点——相对比值。什么时候会产生感恩之心?当别人给予的帮助超过自己的预期的时候。对外人,特别是与自己无太多关系的人,本没有期望,所以他们给予一点帮助就能让我们产生感恩。但对父母,我们习以为常了,就比较难产生感恩。

孝顺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睦温馨;另一方面,个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感恩的过程中心情是愉悦轻松的。

怎么培养孩子感恩?1、从小培养孩子感恩的习惯。2、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们每个人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感恩?,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感恩?”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