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些时候会急于求成,难免打骂孩子,这往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些不可磨灭的伤害,是很不可取的。教育不应该只有惩罚,更需要表扬与奖励,家长学吧小编这就和大家分享,如何做一个会表扬孩子的好家长。
虽然看起来“表扬”和“批评”的差别很大,但事实上,不管是美式教育还是中式教育,教育的目标是相通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孩子上进和成长。
不同的地方在于,美式教育崇尚“自信的力量”,让孩子在鼓励当中增加自信,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成长水平。
这种教育思维从柏拉图的名言中就可见一斑:“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而中式教育更愿意相信“自省的力量”,孩子被责骂,会反思和自勉,通过修补自己的缺点,从而改善自己的成长轨迹。
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想必各位家长一定不会感觉陌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沟通和交流越发便利的今天,这种典型的中西方文化也在发生着碰撞,很多人开始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不少国人向往美式教育的原因之一就是“赏识教育”,而以“虎妈”为代表的中式教育也同样引起了美国社会的不小轰动。
不过,两种教育方法的孰是孰非,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焦点,今天敏敏老师想和大家谈的,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表扬。
有不少家长在接触到了这种“赏识教育”之后,从心底表示认同,也十分乐意去表扬自己的孩子。
但相信当中有家长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很欣赏孩子的表现,也从内心觉得孩子做的很不错,但自己一开口就觉得表扬有点怪怪的,不是担心会让孩子骄傲,就是觉得自己语气显得不真诚。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对孩子进行合理地表扬呢?
客观对待孩子
对家长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但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能忽略客观事实盲目夸赞,否则很容易让孩子陷入到过分自负的心理状态当中。
所谓“忽略客观事实”,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孩子没有可表扬行为的时候,一味地表扬;二是所表扬的内容并不符合事实。
举个例子,家长如果在没有客观事实证明的情况下,自我认定孩子是天才,从而进行各种表扬,赞扬孩子高人一等。
这样的表扬,除了不利于孩子的自我认知,也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危害。
家长需要明白的是,“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表扬,而是在孩子应该得到表扬的时候,可以得到表扬。
此外,家长也应该明白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如果盲目地让自己孩子接受超越孩子能力水平的培养,那么孩子在受挫之后,很容易对孩子的信心造成打击,尤其是拥有自负情绪的孩子。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为孩子选择最好最适合的教育规划,而不一定是最顶尖最困难的学习。
清楚表扬的作用
表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作用的,但家长们应该清楚,表扬不是万能药,并不会因为你今天表扬了孩子,明天孩子就会脱胎换骨般一下子成绩飞越了。
一个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是有限度的,就算孩子在接受了家长的表扬之后,内心充满了干劲,但孩子在一天内可以学习的总量不会因此而提高。
所以,如果要孩子能有大的变化,科学地表扬孩子,让孩子能长期保持学习的兴趣才是关键。
有不少家长之所以对孩子生气,部分原因就是没有能够意识到孩子的学习的限度。
“你怎么还不会!”通常是这类家长最爱说的话。
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们不能认识到孩子的思维限度和认知规律,自顾自地赏识孩子和期待孩子,那么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许多压力。
合理适度的表扬
过度夸张的表扬,对孩子而言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情,因为这样的赞扬会让部分孩子畏惧挑战,不敢面对新的困难。
或许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我们先来看一项研究。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Brad Bushman在2014年发表的研究中表明:过度的夸赞反而会对不自信的孩子造成伤害。(Study shows inflated praise can harm kids with low self-esteem.)
教授和他的工作人员在一项心理实验中,让孩子们去临摹梵高的画作,之后他们假装某位著名画家,分别对这些孩子的画给出了三种不同评价:过度夸赞,夸赞,不夸赞。
工作人员在孩子们看到评价之后,让他们继续临摹画作,不过这次孩子们有了可以挑选的机会。
在挑选的时候,被“过度夸赞”的孩子普遍选择了十分容易临摹的画。
实验证明,之前夸大其词的赞扬,让不自信孩子们担心自己这次得不到同等程度的赞扬,由于畏惧失败,反而畏手畏脚不敢选择有挑战性的画作。
不过这并非一概而论,因为在试验中,Brad Bushman教授也发现,对于那些很有自信的孩子,表扬的越夸张,他们反而更愿意去选择挑战困难。
所以,表扬需不需要夸张,或者夸张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不要一味说聪明
除了表扬的程度之外,对孩子具体表扬什么内容,也是一个影响孩子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国内,很多家长习惯于表扬孩子“聪明”,孩子们当然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表扬。
但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却指出,当人们对孩子的表扬过于集中在“聪明”之上的时候,很多孩子却因此变得更容易放弃。
孩子的思维相对比较两极化,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获得的称赞都是来源于“聪明”的时候,如果他们的“聪明”无法解决某个困难,他们便不会尝试努力的奋斗,因为这样显得“不够聪明”。
举个例子,中国的成语“笨鸟先飞”,本来是讲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对于一个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孩子,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还很容易理解成“先飞的都是笨鸟”,也就是“勤奋的人都是不够聪明的”。
这显然不对,但对于孩子,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
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说法,孩子的这种心理被称为“弄巧成拙心态”(self-defeating mentality)。
也就是,孩子为了维持自我聪明的判断,不愿意去接受相对困难的挑战。
他们更愿意去面对“用现有的聪明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从而证明自己的聪明。
与此相对的,如果家长的表扬集中在孩子的努力上,孩子更容易养成“生长心态”(growth mentality)。
拥有这种心态的孩子,会更加愿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增加自己努力的程度。
这些孩子在心理上不会对努力产生“不聪明”的错觉,反而会觉得困难只要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说回开头家长所遇到的情况,为什么有的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会显得不是很真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部分的家长没有发现孩子的特别点,只是跟着大家的表扬来表扬孩子。
殊不知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家长如果乱表扬,把缺点当成了优点(比如,闯红灯表扬成节约时间),这不仅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反而,从长期看来,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表扬其实就是一种反馈,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肯定。
各位家长不妨从上面提到的4点出发,合理表扬,既让孩子在表扬中收获了自信,又不会过度膨胀导致自负,从而让孩子能更加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挫折,更需要表扬与奖励,家长朋友应该多些表扬,少些打击,这对孩子的成长会更加有利,孩子也会成长的更加快乐。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
2021年08月03日 11:56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
2019年11月11日 22:18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聘为西湖大学首位名誉教授
时间:2024年11月01日习近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时间:2024年11月01日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与创新交流大会在福州开幕
时间:2024年11月01日强化实践创新导向,专家解读我国首个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质量标准
时间:2024年11月01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一行调研浙江大学
时间:2024年10月17日2019英语六级考试复习用的什么资料 英语六级考试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时间:2024年06月08日2021年3月16日以后从北京到辽宁朝阳还需要核酸检测吗 2021年3月16号离京用不用做核酸检测
时间:2024年06月08日我昨天报好了志愿多久可以查看自己是否被录取呢 志愿填报后几天能知道被录取
时间:2024年06月08日广东有那些高校录取线是在二批A线的 各省录取分数线一样吗
时间:2024年06月08日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及查询的具体步骤
时间:2024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