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

更新:2020年05月24日 20:56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沟通方法:

一是由于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同步能引发很多的矛盾。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人感”强烈地显露出来,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处处要体现自己的存在,并且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一旦这种渴望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抵触情绪,看问题容易偏激、极端,这种“自负型”逆反心理可以说是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因。

二是由于家长没有掌握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

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事无巨细,越俎代庖。这样的学生生活能力差,唯我独尊,听不得批评和劝告,易形成自负型逆反心理;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子女过重心理压力,容易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爱护,往往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

三是由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恰当。

个别老师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另外,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忽略学生个性,造成学生“厌学型”逆反心理。也有个别教师不理解不尊重学生,对学生能力、成绩不能给以客观评价。因此,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也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