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暑期总被坑?早教班人去班空 服务“货不对板”

更新:2020年05月24日 21:41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暑期总被坑?早教班人去班空 服务“货不对板”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暑期总被坑?早教班人去班空 服务“货不对板”

报个游泳课、上个编程班、来趟亲子游……暑期里“娃经济”红红火火,不少家长选择通过亲子消费来和孩子增进情感,为孩子“充电”“打气”。据新华社报道,热闹的“娃经济”背后藏有不少“暗坑”,一些亲子游泳班、早教班收完钱后“人去班空”;一些培训机构运营资质“不清不楚”、不少商品或服务“货不对板”……不少家长不慎掉入“暗坑”中,*不易,叫苦不迭。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更有消费能力的家长也就更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这促成了“娃经济”的火爆,但旺盛的亲子消费需求,却并没有得到消费市场的善待,市场存在野蛮生长、混乱失序的问题。伴随消费市场越大,针对消费者的“消费陷阱”就会越多、越深、越大,消费者权益损害也就会变得更为普遍与严重。

亲子消费针对的是广大未成年人,市场布满各种“暗坑”,存在各种隐患,还可能侵害广大未成年消费者的切身权益。正因如此,就要防范“娃经济”乱象随市场越大而“越乱”。对于“娃经济”乱象,就更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亟待予以遏制。

“娃经济”乱象,与欠缺足够对其进行强力约束的法律法规有很大关系。比如现在对于商家“跑路”、服务“蒸发”等问题,法律法规设立的多是事后监管;而对于规范亲子消费中的预付费问题,也欠缺针对性的法律依据。另外,地方相关部门也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

对此,就需要“对症下药”,要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机制,加强对“娃经济”的监管力度。只有将“娃经济”拉出隐形的监管盲区,才可能遏制“娃经济”的野蛮生长,促进“娃经济”规范发展、健康发展。当“娃经济”能够规范发展,才能真正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旺盛消费需求,让消费者不再花冤枉钱,让孩子们不再只是无良商家赚钱的工具,而能真正成为被消费市场善待的“上帝”,从而在亲子消费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暑期总被坑?早教班人去班空 服务“货不对板”,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暑期总被坑?早教班人去班空 服务“货不对板””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