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资讯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13项成果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声明

更新:2023年02月18日 18:22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政法大学13项成果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声明,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中国政法大学13项成果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声明

中国政法大学13项成果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已揭晓,中国政法大学共有13项成果获奖。其中,教授马怀德领衔的《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评法学学科唯一特等奖,教授冯世勇为主要完成人的《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新时代西部高质量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也获评特等奖,实现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上“零的突破”。

中国政法大学获奖成果涵盖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学、素质教育及综合等多个学科。在本届11项法学学科获奖成果中,中国政法大学独占5项,占比高达45.5%。获奖成果展示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推广应用和示范引领效应。特等奖获奖成果《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多年来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对于法治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国家亟需的涉外法治人才的重大理念、方法和培养模式的创新,代表了近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总体谋划、全面布局及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学校于2021年4月启动本轮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准备工作,正式申报开始前,学校组织多场成果申报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指导把关,打磨材料内容。申报过程中,注重平台申报细节及格式要求,严密把关、精准填报,确保成果内容详实、材料形式完备。

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声明

 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为严肃学校招生管理秩序,防范招生诈骗,学校特严正声明:

一、学校所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工作均由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承担,其他任何单位、个人均无权从事此项工作。学校从未委托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到各个省份从事招生代理工作,通过其他渠道进行的本科生招生行为均属冒用中国政法大学名义的行为,与中国政法大学无关。

二、学校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录取工作均按照教育部规定,通过教育部网上招生录取系统进行,不会有计划未招满进行私下补录或因有考生不报到进行补录、追加计划补录及与其他机构合作招收内部生等各种情况,也无诸如校长特批、内部预留指标、小计划、定向计划、插班生、委培生、留学预科班、政法干警班、华侨班、国际班、中途转学、交赞助费录取和中外本硕连读、本硕联合培养、法硕培养班、法学课程班等各种名义的违规行为。

三、学校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阳光工程”相关要求,期间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切实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如对我校招生录取环节存在疑问可随时与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联系。

纪检监督邮箱:jjw@cupl.edu.cn。

四、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心存侥幸,谨慎对待“熟人介绍”、“内部关系”等途径得来的虚假招生信息,更要注意不被不良机构或个人以非学历教育冒充学历教育、以非全日制教育冒充全日制教育、以继续教育冒充普通高等教育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得到录取信息后通过官方途径进行确认,防止受骗。

五、本科招生信息以及高考录取结果请以“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为准。

六、对冒用学校或学校招生办名义进行招生诈骗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学校将依法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中国政法大学13项成果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声明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政法大学13项成果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声明”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