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学术性院校排名 中国院校排名

更新:2023年03月22日 15:51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学术性院校排名 中国院校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学术性院校排名 中国院校排名

全国各个高校的排名有哪些?

第一名:清华大学

始建于1911年北京,初称清华学堂,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综合性/多科性工业大学。

第二名:北京大学

创办于1898年,初称京师大学堂,十大名牌大学,211/985国家重点建设院校,中国较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第三名:浙江大学

前身为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十大名牌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开设有特优学生组成的竺可桢学院。

第四名:上海交通大学

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教育部直属,十大名牌大学,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第五名:复旦大学

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11/985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第六名:中国科技技术大学

创建于1958年北京,有中国"科技英才摇篮"之称,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第七名:南京大学

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第八名: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入选高校。

第九名:中山大学

建于1924年,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211”“985”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研究型/学术性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第十名:哈尔滨工业大学

简称哈工大(H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享有“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浙江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交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复旦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南京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华中科技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学排行榜哪个最权威

大学排行榜软科是最权威的。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U.S.News、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齐名,是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排名。

软科大学排名总体上客观、透明、稳定,但也有评价认为该排名侧重于科研成果、过度偏重理工领域及美国知名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其指标权重为:10%校友获奖;20%教师获奖:20%高被引科学家;20%论文;20%国际论文和10%师均表现。

作为一个处处着眼于科研成果的排行榜,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被指责过度偏重理工领域。欧美学界也批评它过度侧重校友取得诺贝尔奖的多寡而忽略了院校的整体风气及学生素质等重要指标。此外,这份排名主要采纳了美国的知名期刊与论文发表平台为数据基准,也导致了美国大学在此排行榜中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国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排名

ARWU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英文简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大学排名,与QS、US News、THE公认为四大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机构。AEWU侧重衡量高校的研究实力,以其客观、稳定、透明的排名数据和排名方法获得国际称赞。

1.清华大学 94.6分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2.北京大学 76.5分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3.浙江大学 72.9分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4.上海交通大学 72.1分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经过122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5.复旦大学 65.6分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孙中山。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0.9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7.华中科技大学 58.9分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清朝*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

8.南京大学 58.9分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9.中山大学 58.2分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56.7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国第一所本科五年制、研究生三年制、毕业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的理工科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中国所有大学排名表

中国所有大学排名表如下所示:

以下为第11-第20名

以下为第21名-第30名

以下为第31名-第40名

以下为第41名-第50名

中国的大学实在太多无法一一罗列,但以上50所大学都是高等学府的中的佼佼者欢迎报考。

以下介绍一下家喻户晓的清华和北大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  、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462.74公顷,建筑面积302.67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有87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有教职工16057人,在校生57325人。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   、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

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思想,是创建中国*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

中国院校排名

中国院校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也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科技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共有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获评A+,参评学科中60%以上获评A类学科。

在建一级学科中,近百分之五十获得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数量和占比均位居全国最前列;学校率先启动建设的全国首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唯一一个入选双一流的交叉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清华大学官网-学校沿革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学术性院校排名 中国院校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