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同学即将迎来开学后第一次大考——期中考试,本次期中考试旨在检验初三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情况。物理的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压强部分的知识,而压强同时也是一模和中考的高频考点,所占比例是很大的。
我们以2017年徐汇区的一模试卷为例:选择题第1题、第4题,填空题第12题、第15题,计算题第23题以及实验题第25题、第28题都涉及考查了压强的知识,所占分值为27分(总分100分),分值占比高达27%。
在期中考试这个阶段,“马太效应”会更明显一些,强者更强!因此,初三的同学一开始就应该争取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这对于增强自己学习的自信心非常有帮助,同时也为后面的一模冲刺做好相应的准备。
初三物理的进度变快,难度增加,在备考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技巧及策略呢?
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坚持“先死后活”的原则。“先死后活”,即只有熟记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才能在解题中灵活使用。
一、灵活的运用压强公式:
例1:用同种材料制成几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和长短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较长的那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较粗的那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D.质量较大的那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一定较大
分析:设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高为h,据压强的定义公式P=F/S,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自身重,即F=G=ρgsh,将本公式代入压强的定义式,即得P=ρgh,但是有很多同学误认为只有液体内部压强才能使用,因此举旗不定。
解答:因为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圆柱体,所以G=F据P=F/S得P=ρgh,ρ相同时,h越大压强越大。本公式不仅适用于液体压强,对粗细均匀且水平放置的柱状固体也适用。因此答案选A。
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量筒内加水,(液体没有溢出),则溶液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将( )
A.先增加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增大
D.无法确定
分析:不能灵活的区分、应用压强的定义式P=F/S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认为液体内部压强,只能根据P=ρgh来计算,加水后,ρ液变小,h变大,故而P=ρgh的乘积大小不能确定。
解答:因为量筒粗细均匀且水平放置,所以溶液对量筒底部的压力F压=G水,据压强的定义公式P=F/S可知,当加水后,F压增大,S不变,故P增大。所以选C。如果可以确定压力F的大小,本公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压强的计算。
注意:如果容器形状不规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能确定,这时只能用P=ρgh求解。
二、压力压强的分析:
固体压力压强:(在支持面水平,且压力仅由固体或液体的重力产生的情况下)
① F=G
② P=F/S
一般是先求压力后求压强
液体压力压强:
① P=ρgh
② F=PS
一般是先求压强后求压力,只有当液体为直柱体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可以先求压力后求压强。
例3: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试管,如果两管内盛有同种液体,两个试管底部受的液体压强比较(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如果两管盛有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如图,两个试管底部受的液体压强比较(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分析:很多同学不能正确的理解和确定液体的深度,错把乙试管中液体的长度当作深度;或者是不能正确的理解液体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认为质量相等,压力就相等。
解答:
(1)试管倾斜放置,深度应该为底部到自由液面的竖直高度,液体密度相同,则压强一样大,故选C。
(2)深度相同,乙试管倾斜放置,则其体积较大,密度较小,根据P=ρgh,所以乙试管底部所受的压强较小,故选A。
例4: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清水和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
分析:图中装有酒精和盐水的容器不是直柱体,很多同学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G”这句话不能正确理解,口大底小的容器,F<G;口小底大的容器,F>G。可以从容器底部作垂直于底面的垂线进行理解。
解答: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根据容器的形状得出三种液体重力和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它们的质量最大的是酒精,质量最小的是盐水。
拓展: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矿泉水瓶子,装满水,一个正放,一个倒放,则:
(1)水对瓶底的压强大小关系:P甲 P乙
(2)水对瓶底的压力大小关系:F甲 F乙
(3)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F甲′ F乙′
(4)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P甲′ P乙′
参考答案:
(1)=;(2)>;(3)=;(4)<
思考:如果上题中瓶子里水没有满,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知道,任何考试中基础知识题占很大比例,而且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课本的应用,挖掘课本中丰富的物理知识。
其次,建立知识网络,总结解题规律。
初三的考试不再是单独的知识点的考察,而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往往需要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由线成网,能够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理清思路,学会总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遇到压强题时经常用到的极值法、割补法、公式借用法、等比例法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厚度相同且均匀的等腰梯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其二分之一的高度处,沿着水平方向将其切成B、C两块梯形物体,然后将B、C两块梯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这两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则( )
A.PB>PC B.PB=PC
C.PB<PC D.无法判断
分析:本题很多同学开始可能会不知如何着手分析。因为是梯形物体,所以只能用公式P=F/S来解答。计算出对应的F和S,代入公式即可,计算量偏大。是不是有其他方法可以更快的解题呢?
解答:保持B、C底面积大小不变,左右两边各补充一部分使它们变成直柱体,补充之后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B的底面积大于A的底面积,所以压强的增加量为ΔPC>ΔPB,故补充之前的压强关系应该为:PB>PC,选A。
例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等高的实心均匀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截去相同厚度后,剩余质量相等,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截去前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B.甲截去的体积一定小于乙截去的体积
C.截取前甲对地面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D.甲的密度一定大于乙的密度
分析:本题很多同学会觉得很简单,如图,显然答案选B。但是仔细的分析题目可以发现,图就是一个巨大的“坑”,甲、乙两个等高的实心均匀柱体,只是等高而已,有可能甲后面的边非常长,乙后面的边长很小,无法判断其底面积大小和体积大小。所以A、B、D选项中各物理量的大小都无法确定。
解答:切去相同厚度后,剩余质量相等,根据等比例的方法可知,截取前甲乙的质量也相等,又因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即F=G=mg,故截取前甲对地面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故选C。
通过上面的例题同学们会发现,压强变化的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很多同学看到题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其实做题时认真细心审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掌握解题的方法和规律,一定可以快速准确的解题。
再次,抓住课堂教学、借助教师力量,提高学习效率。
初三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学生一定要重视课堂效率,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借助老师的力量,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效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及总结的解题方法,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快解题速度,有疑问的地方及时请老师帮忙解决,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调整心态,正常发挥。
不少同学每逢考试就紧张,本来90分的水平成绩却只有70分,信心备受打击,如何克服这种怯场心理状态呢?笔者认为,学生应在平时考试中及早进入应试状态,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中考,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上阵,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期中考试是一次大练兵,是一次试金石,希望大家在心态上和知识储备方面都做好准备,通过本次考试能够更好的为后面的学习合理规划,树立信心,以最佳状态向中考目标迈进。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
2021年08月03日 11:56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
2019年11月11日 22:18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聘为西湖大学首位名誉教授
时间:2024年11月01日习近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时间:2024年11月01日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与创新交流大会在福州开幕
时间:2024年11月01日强化实践创新导向,专家解读我国首个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质量标准
时间:2024年11月01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一行调研浙江大学
时间:2024年10月17日2019英语六级考试复习用的什么资料 英语六级考试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时间:2024年06月08日2021年3月16日以后从北京到辽宁朝阳还需要核酸检测吗 2021年3月16号离京用不用做核酸检测
时间:2024年06月08日我昨天报好了志愿多久可以查看自己是否被录取呢 志愿填报后几天能知道被录取
时间:2024年06月08日广东有那些高校录取线是在二批A线的 各省录取分数线一样吗
时间:2024年06月08日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及查询的具体步骤
时间:2024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