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核工程类专业院校排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院校排名

更新:2023年05月18日 18:25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核工程类专业院校排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院校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核工程类专业院校排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院校排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院校排名

2013-2014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排名 排 序 学校名称 水 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清华大学 5★ 28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28 3 西安交通大学 4★ 28 4 四川大学 4★ 28 5 哈尔滨工程大学 4★ 28 6 成都理工大学 3★ 28 7 华北电力大学 3★ 28 8 复旦大学 3★ 28 9 上海交通大学 3★ 28 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28 11 东华理工大学 3★ 28 12 南华大学 3★ 28 13 华中科技大学 3★ 28 14 重庆大学 3★ 28

核技术与核工程专业学校排名

核技术与核工程专业学校排名

1    清华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A+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A+

3    北京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B+

4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B+

5    西安交通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B+

6    上海交通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B+

7    南华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B-

8    四川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B-

9    兰州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C+

10    海军工程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C+

11    北京师范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C


12    东华理工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C

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C-

14    成都理工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C-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核专业学校排名如下:

1、西安交通大学; 2、清华大学;3、四川大学;4、哈尔滨工程大学;5、华南理工大学

6、南华大学;7、上海交通大学;8、武汉大学;9、华北电力大学;10、东华理工大学。

核能是21世纪人类先进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我国能源缺口非常大,核电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如能对医疗卫生用品进行高效消毒和灭菌等。

到现在和核相关的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核裂变电站、核反应堆的高能核辐射的工作环境,而是更多和低能量端的电磁辐射有关联,比如说涉及X射线、低温等离子体和电子加速器以及核电子学应用等。

这类工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具有强辐射危害的原子核相关工作,没有辐射危险,与其他不涉及和专业并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即使在少部分涉及核的领域,人们已经对各种高能粒子和核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有了深刻明确的认识。

核专业大学有哪些,有没有权威的排名啊?

核科学与技术类院校,核心专业是核工程与核技术。
教育部排名(2012年教育部评估,2013年1月29日公布):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大学
其中,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核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核物理专业是核物理专业主要通过对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核技术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核物理专业的基本科学知识和体系,并受到相关专业实验的训练,从而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物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够适应核物理学科各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课程主要有普通物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辐射剂量与防护、核技术基础。
全国共有4所开设了核物理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吉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四川大学,以下是核物理专业大学排名列表:
1 吉林大学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四川大学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核工程类专业院校排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院校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核工程类专业院校排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院校排名”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