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正文

华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多少 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更新:2023年07月11日 04:26 大学路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及介绍 哪些专业最好

在选择专业时,华南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哪些专业最好?都是学生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华南师范大学专业相关的信息,供大家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多少 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排名

华南师范大学哪些专业排名靠前呢?为了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容易,小编整理了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具体内容如下:

1.按推荐人数较多排名

序号专业名称推荐指数
1心理学4.7(269人)
2汉语言文学4.4(194人)
3教育学4.4(178人)
4金融学4.1(147人)
5教育技术学4.1(110人)
6经济学类4.0(92人)
7法学3.9(86人)
8应用心理学4.6(69人)
9数学与应用数学4.6(63人)
10英语4.3(63人)

2.按专业满意度排名

序号专业名称推荐指数
1运动训练4.7(31人)
2行政管理4.6(464人)
3小学教育4.6(118人)
4人力资源管理4.5(359人)
5学前教育4.5(198人)
6舞蹈学4.5(18人)
7客户服务管理4.5(10人)
8法语4.5(26人)
9行政管理4.3(414人)
10音乐学4.3(26人)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介绍

1.重点专业介绍

截止到目前为止,华南师范大学重点专业共有3个专业,其中分为一级学科0个专业和二级学科3个专业。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教育技术学

小编推荐:华南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及校区地址

2.最好专业介绍

在华南师范大学众多的优秀专业中,称得上最好的专业有10个专业,这些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可以说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人才聚集地。

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
教育技术学经济学社会体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
英语

华南师范大学介绍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3025亩,校舍面积134万平方米,图书368万册。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33年公立综合广东省人民*

以上华南师范大学专业相关信息由小编整理,想知道更多信息,请关注!


小编为您整理的【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及介绍 哪些专业最好】供您参考。同时我们还为广大考生提供了: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公式定理、高考满分作文、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高考分数线、高考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全国大学排名、专业信息解读等最新高考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请持续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排名:心理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等。

1、心理学。

众所周知,华师的心理学专业排名在全国稳稳前五,在华南地区无出其右,是华南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对心理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如果能有机会进入华师深造,一定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由早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老一辈心理学家阮镜清(1905至1993)教授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之后在他的带领下涌现出了肖前瑛、沈家鲜、许尚侠等一批优秀的心理学家,在教育心理、发展心理、实验心理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2、语文学科教学。

学科教育是华师刻在骨子里的DNA,华师的师,是人民教师的师。在学科教育的各个专业中,学科语文和学科英语的关注度独占鳌头。

文学院各个专业里,学科教学(语文)的报考人数比其他专业高出一个数量级,而今年招生计划中,学科教学(语文)除开非全日制及推免名额,拟招生只有60人(40人+20人公费定项),报录比在4.20%附近,竞争不可谓不激烈,颇有高考时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

3、英语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英语)的报考人数与学科教学(语文)不相上下,而根据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给出的招生计划来看,学科教学(英语)准备招收50人(30+20定项),已除开推免生。报录比在3.52%左右,竞争更为激烈。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2021年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统计可知,学科教学(英语)是2021年报考人数最多前10个专业中排名第二,报考人数达到1419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华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多少 华南师范大学简介”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