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资讯 >正文

华南师范大学本一在哪里上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更新:2023年07月12日 01:57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华南师范大学本一在哪里上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华南师范大学本一在哪里上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

学校介绍:

华南师范大磨梁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南师大”或华师,校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学校前身是1933年创立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后历经广瞎唤运东省立教育学院、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广东省文理学院等发展时期。1951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广东省文理学院,设立华南师范学院。

1952年,南方大学俄语系、私立岭南大学教育系、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国立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国立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及系科并入。1970年,链举学校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三校区四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设4个学部、42个学院、14个研究院(中心),1个书院,开设9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5050人,有全日制学生4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博士研究生约1400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5050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584人,正高681人、副高666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94人、省级人才249人。院士(含双聘和外籍)8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3人。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0人,国家四青人才4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0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9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8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省级劳动模范9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

华南师范大学在哪里?

华南师范大学有三个校区,地址分别是:

1、石牌校区: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

2、大学城校区: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378号。

3、佛山南海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海软件科技园旁。

扩展资料:

1、华南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2、华南师范大学校徽主体图案为三个“人”字的仿岁交叠,阐明“以人为本”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治学要义,色彩层次分明,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意义。

3、华南师范大学校训是“艰苦奋斗、严备手睁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承传南方大学 “ 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 ” 的革命精神。

4、华南师范大学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薯纯、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怎么样 是一本大学吗

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很多考生对华南师范大学的相关情况很关心。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华南师范大学怎么样 是一本大学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吗

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通常是根据该大学在各省份招生批次来决定的。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息可知:

华南师范大学在广东是本科批次招生,在省外是第一批次招生,握姿凯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从2018年起,广东省高考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次”)。

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

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拓展阅读:华南师范大学重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英语语言教育(师范)、体育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

广东重点段唤建设学科

国家 “ 211 工程 ”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植物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心理学、体育学、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光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育)。

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

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植物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册岩、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地理学、生态学、光学工程、公共管理、政治学、世界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音乐学、美术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双一流 ”建设高校、“ 211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 省部共建高校 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 汕尾 4个校区。

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哪羡术学12个学门类。现有96个 本科专业 ,33个硕士改州 一级学科 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李歼拍别。

学科排名:

在教育部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物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临床医学 等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

以上内容参考: 华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是二本还是一本?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tg/?bdlk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96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 3025亩,校舍面积153万平方米,图书402万册。
学校物理学列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有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御胡悄学、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培育)4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6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9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学科;物理学、化学、数学、工程学、镇渣植物学与动物学、材料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 1%。学校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9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有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做乱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一本大学
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10月自考06042日语写作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57.24KB 201504自考00181广告学(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5.22KB
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tg/?bdlk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华南师范大学本一在哪里上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华南师范大学本一在哪里上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