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1年4月20日<<江西晨报>>整版报道的江西咏春拳
在世界武坛上闪耀的江西咏春
晨报记者:胡琳菁
武林绝学数咏春,刚柔并济泣鬼神,寸劲突发人难躲,柳叶凤眼夺人魂
提起咏春,或许,知道的人还并不多,更别说了解咏春。但是说到叶问、李小龙,恐怕全球的华人都没有多少人是不知道的。李小龙的功夫精髓,正是咏春拳。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电影《叶问》中,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和三蒲、还有洋人打斗的那两场戏,很多观众都大呼过瘾,为叶问高超的武技、高尚的武德所折服。精准又快速的拳法,让对手防不胜防。
咏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在中国的武术中,除了太极、少林、南拳、洪拳等等,还有一种,叫做咏春拳。在南昌,有这样一只队伍,他们带着对咏春的热爱,和精湛的武艺,走上了国际赛场,并成为了世界冠军。
让世界为之赞叹的江西咏春
2010年六月,江西咏春功夫馆的余昌华师父收到江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董科长的通知带着他的一位弟子代表江西省去到中国武术之乡--湖南娄底,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咏春段位考评,全国的咏春教练员,聚集于此,并参与中国武术段位考评。
余师傅说,中国的咏春拳很多都是属于民间传承,在此之前是没有全国性的国家武术协会段位的。由于历史政治和江湖的种种原因咏春相对于其他武术来说,比较低调,也不是特别的普及,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方一些地区,如广东、福建、当然还有香港。在整个中国大陆来说,是非常稀有的一个拳种。为了能使咏春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国家体委才专为咏春拳,进行这样一次全国段位考评。
他们所考的全国专项一次性套段,难度非常大,涉及内容老毁旅范围广,有专项武术学习年限、技术标准、兵器水平、对练、实战水平、论文著作、推广贡献等等。在这次的段位制考试和比赛中,余师傅获得了国家级专项拳术一次性套段中段位四段,(按照官方的解释,例如,
北京体育大学全日志武术专业本科毕业,获得全国冠军,最多只能评此段位级别;)他的弟子丁浩,也获得了专项拳术一次性套段三段的成绩。
四个月以后,“武德杯”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组委会,向江西咏春功夫馆余师傅的队伍发出了邀请。从建馆到收到邀请函,整整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而此时馆内弟子中,中坚力量已经练习有半年以上。为了锻炼自己的队伍,也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3月10号,余师傅带着自己的十一名弟子,前往香港参赛。
这次比赛中,咏春拳、中国鹤拳和蔡李佛拳,分在了同一个组。十一个队员,参加了包括少年男子,女子,青年男子,女子,中年男子,套路、实战、集体拳术等大部分项目的比赛。也许是准备的充分,又或许是坚韧的毅力和闯劲,江西咏春功夫馆获得了15金3银1铜的成绩,在整个组内,排名第一。不但为江西的咏春填了一个空白,而且获得金牌的大满贯!而参加这次比赛的不乏各省市体校、武术学校等老牌名校。
香港国际武术节自2003年起,一年一次,参与国家30多个,参与队伍达到900来支。堪称是武术届的奥运会。组委会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余师傅说这次的比赛结果,我们很惊喜也很意外,因为这毕竟是在香港,包括香港国外各地高手云集,而且这个比赛的级别很高,很多人都想获得这样的荣誉,可以说,获得这样余饥的一块金牌,就获得了这个武术项目的世界冠军。”
广州奇遇恩师
余师傅本来是一位普通的火车司机,因工作关系,他经常要去广州,每一次去都要待上个一天多的时间。一天早晨,余师傅正在跑步晨练,这时迎面跑来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手上拿着一个女士包,后面跟着一位女士,对他喊“拦住他”。余师傅想也没想,就拦下了这名男子,这位男子威胁他,叫他不要多管闲事,但是余师傅不肯松手,两人就死死拽着包僵持着,突然,这名男子抽出一把刀,划在余师傅手上,立刻仓皇而逃。
这位女士追上来,看到自己包里的东西一件没丢,说了声“谢谢,我赶时间”就离开了,剩下余师傅一人在那,余师傅这才感觉到手上的侍凳疼痛,已是满地鲜血,骨头外露。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老人家走过来,把他带回去包扎伤口,老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余师傅不肯告诉他。老人就说:“年轻人,你别骗我了,我都看到了。在广州、深圳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抢包这种事情很多的,你管这个干嘛呢?完全可以报警,你是个外地人吧,如果这把刀是插在你身上,你的命不就没了吗?如果你是为了帮助一位路人而丧命,那你的父母情何以堪?你是正义有余,能力不足。今后你来广州,没事就来我这坐坐吧。”
后来,余师傅才知道,这位老人,是一位武术名秀,为人低调,才他之前,从未收过任何徒弟。
“我那个时候平均每个月都要去八九次广州,每次去我都会找他,他就教我功夫,香港叶问系正规咏春套路拳。其实最初我是很抵触的,因为当时我已经22岁了,我觉得,我学功夫已经晚了。但事实证明,咏春不像别的武术一样,它是一种女*,练习起来不会很辛苦,不会像别的拳法一样,要练很长时间的基本功,要让自己的韧带压得很好、让自己的骨膜很坚硬。即使人到中年开始学,也为时不晚。”
咏春拳的养生之道
余师傅介绍说,咏春拳符合世界万物自然规律,符合力学原理,主张阴阳统一协调,发力攻守主张一切自然,不需要很强的肌肉和很坚韧的韧带。只要能做到全身自然放松、配合步法身法 ,发力于瞬间、就可以做到借力打力以快打慢的效果。真正好的功夫的本质,就是一定能够很快速巧妙地保护自己,以小博大,以弱胜强。
咏春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养生,与其说咏春是一套拳术,还不如说是一套气功。在中国众多的武术门派中,只有慢太极和咏春属于软气功。软气功和硬气功明显的区别就是,软气功来得快,随着意念而行。而硬气功就类似大家较为熟悉的表演,就比如我们常见的胸口碎大石、金枪刺喉咙之类的。但是,这种硬气功很难练容易走火入魔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不可能随时都可以发挥,需要准备很久才能表演一下。咏春的软气功就是随意而为,从意念导气,以气导力。咏春拳的动作虽然不大,但是力量是全身的整劲。瞬间爆发,有穿透性,威力很大!掌握咏春发力方法的女子,一般可以发出超过自己体重1。5倍的劲道这是咏春寸劲的魅力!而且是瞬间的!
练习咏春拳的人,大部分都不会看着很强壮,但是力量惊人。大家所熟知的李小龙,身高172西方界里,他的身材应该属于比较瘦小的,但是他的寸劲和拳力距离短,力量强,这也是咏春软气功的魅力。不论李小龙截拳道怎样变,他最喜欢和必练的功夫就是《小念头》这套了不起的软气功!
咏春不但力量强,而且速度快,可以随意控制,收发自如。当与对手竞技的时候,完全可以不伤人就将其制服。因此,都说咏春是个很仁义很美妙的功夫。哪怕是在激烈的格斗中,都可以做到很有风度。不会像某些搏击术一样张牙舞爪,满面凶光恨不得将对方吞噬一般,而咏春完全可以面带微笑与人格斗,就像影片 中的叶问一样
咏春拳的动作幅度很小,即便是叶问和李小龙本人,演示咏春套路时,也并不会觉得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就印证老话说的“好看的不一定好用,好用的不一定好看”。 咏春的特点就是快准狠。只有距离短,才能更快。咏春拳击打目标很准确。咏春的拳理是,攻击和防守都是走一条线。这条线就是中心线。这条中心线,是最承受不起打击的。这条线上有重要的穴位,从力量的承受上,一个手指轻轻在中线上敲一下都会很疼。当别人偷袭、袭击的时候,人会本能的沿着中心线旋转,这样对方攻击的力量就会化解很多。
咏春拳是内家拳术,讲究内外同练!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内外一体高度 协调,其实只是一种呼吸和肢体动作的习惯性培养和训练!难度可能还不及一般的体育项目!体能和柔韧也没有太大的要求!一般人即可!无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允许身体很柔弱,但是全身整体一定要很轻巧灵动刚柔并济,尤其是四肢一定要强大的气力,能防御对手的拳脚。同时很快速的反击对手。咏春更主张自然的体格和自然的力量,在格斗中,以速度和技巧取胜,而不是绝对的力量。以力量见长强调基本功和身体抗打能力的武术,一般属于外家武术,比如说用棍棒击打身体,让你的皮肤和骨膜变得更加坚韧。但是人体毕竟是血肉之躯,很多人是受不了那种练功之苦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武术遥不可及 也有这个原因!
其实咏春拳适合各个阶段、各个年龄层次,讲究把自己全身练通,当全身有很高的协调性,练咏春第一套一年的时间就能打通任督二脉,但是,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可以飞檐走壁。但是却可以让我们随时集中意念和精神,增加自己的反映速度,发力发招速度
江西咏春拳术在全国领先
2009年11月份,在省体育馆的楼梯口,余师傅和他的武馆成立了,十一个月以后,武馆搬到了铁路九村偏远的位置。余师傅说自己压力很大,“我想在江西这片土地上,把咏春拳发扬光大。从事武术这行是很辛苦的,首先我要确保自己能够长时间做下去,同时又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很多想学功夫的孩子,家境都不是很富裕。他们在交不起学费的情况下,我也会先让他们上课。只要感觉学生非常热爱武术,勤奋。我就会去培养他们。这次比赛对我们来说只是一次良好的开端。对我这个队伍,对江西的咏春拳都是一种鼓励。”
余师傅说,武馆刚开始的一个月,一个学生都没有。一个半月后,来了第一个学员,还是来自抚州。“刚开始真的很辛苦,我几乎是借钱吃饭,这样维持生计,各方面的条件都很恶劣。再加上,因为我本人个子很小,看上去很年轻,名气也不是很大。很多人都认为教武的师傅越老越好,就算年龄不老,也要有很多奖牌奖状。所以当时很多人来了,都感到很失望,就走了。我有很多徒弟以前也学过一些搏击术、拳击、散打、跆拳道。有的人就好奇,跟我比试。但是很快就被我制服,所以感觉咏春非常不错,这一部分人就留下来了。事实证明,这一部分人现在就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学员里,有西班牙的、有新加坡的、有新疆的,来自全国各地。而他本人,还未曾去外面收过徒弟。
“现在我们国人和别人竞技却大多用的是别人的技法,例如泰拳、跆拳道之类的,而外国人却在研究我们中国的咏春拳。我只希望凭借我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咏春,让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目前,全国范围内,真正专业教学咏春的很少,没有自成体系,而江西的咏春,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经验总体水平都是国内高端水准了!
今年7月份,余师傅又将带着他的弟子们奔赴北京,参加国际青年武术大赛。在此,我们也祝愿余师傅的队伍,能取得好成绩,为江西,再次争光。
香港国际武术节自2003年起,一年一次,参与国家30多个,参与队伍达到900来支。堪称是武术届的奥运会。组委会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余师傅说这次的比赛结果,我们很惊喜也很意外,因为这毕竟是在香港,包括香港国外各地高手云集,而且这个比赛的级别很高,很多人都想获得这样的荣誉,可以说,获得这样的一块金牌,就获得了这个武术项目的世界冠军。”
广州奇遇恩师
余师傅本来是一位普通的火车司机,因工作关系,他经常要去广州,每一次去都要待上个一天多的时间。一天早晨,余师傅正在跑步晨练,这时迎面跑来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手上拿着一个女士包,后面跟着一位女士,对他喊“拦住他”。余师傅想也没想,就拦下了这名男子,这位男子威胁他,叫他不要多管闲事,但是余师傅不肯松手,两人就死死拽着包僵持着,突然,这名男子抽出一把刀,划在余师傅手上,立刻仓皇而逃。
这位女士追上来,看到自己包里的东西一件没丢,说了声“谢谢,我赶时间”就离开了,剩下余师傅一人在那,余师傅这才感觉到手上的疼痛,已是满地鲜血,骨头外露。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老人家走过来,把他带回去包扎伤口,老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余师傅不肯告诉他。老人就说:“年轻人,你别骗我了,我都看到了。在广州、深圳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抢包这种事情很多的,你管这个干嘛呢?完全可以报警,你是个外地人吧,如果这把刀是插在你身上,你的命不就没了吗?如果你是为了帮助一位路人而丧命,那你的父母情何以堪?你是正义有余,能力不足。今后你来广州,没事就来我这坐坐吧。”
后来,余师傅才知道,这位老人,是一位武术名秀,为人低调,才他之前,从未收过任何徒弟。
“我那个时候平均每个月都要去八九次广州,每次去我都会找他,他就教我功夫,香港叶问系正规咏春套路拳。其实最初我是很抵触的,因为当时我已经22岁了,我觉得,我学功夫已经晚了。但事实证明,咏春不像别的武术一样,它是一种女*,练习起来不会很辛苦,不会像别的拳法一样,要练很长时间的基本功,要让自己的韧带压得很好、让自己的骨膜很坚硬。即使人到中年开始学,也为时不晚。”
咏春拳的养生之道
余师傅介绍说,咏春拳符合世界万物自然规律,符合力学原理,主张阴阳统一协调,发力攻守主张一切自然,不需要很强的肌肉和很坚韧的韧带。只要能做到全身自然放松、配合步法身法 ,发力于瞬间、就可以做到借力打力以快打慢的效果。真正好的功夫的本质,就是一定能够很快速巧妙地保护自己,以小博大,以弱胜强。
咏春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养生,与其说咏春是一套拳术,还不如说是一套气功。在中国众多的武术门派中,只有慢太极和咏春属于软气功。软气功和硬气功明显的区别就是,软气功来得快,随着意念而行。而硬气功就类似大家较为熟悉的表演,就比如我们常见的胸口碎大石、金枪刺喉咙之类的。但是,这种硬气功很难练容易走火入魔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不可能随时都可以发挥,需要准备很久才能表演一下。咏春的软气功就是随意而为,从意念导气,以气导力。咏春拳的动作虽然不大,但是力量是全身的整劲。瞬间爆发,有穿透性,威力很大!掌握咏春发力方法的女子,一般可以发出超过自己体重1。5倍的劲道这是咏春寸劲的魅力!而且是瞬间的!
练习咏春拳的人,大部分都不会看着很强壮,但是力量惊人。大家所熟知的李小龙,身高172西方界里,他的身材应该属于比较瘦小的,但是他的寸劲和拳力距离短,力量强,这也是咏春软气功的魅力。不论李小龙截拳道怎样变,他最喜欢和必练的功夫就是《小念头》这套了不起的软气功!
咏春不但力量强,而且速度快,可以随意控制,收发自如。当与对手竞技的时候,完全可以不伤人就将其制服。因此,都说咏春是个很仁义很美妙的功夫。哪怕是在激烈的格斗中,都可以做到很有风度。不会像某些搏击术一样张牙舞爪,满面凶光恨不得将对方吞噬一般,而咏春完全可以面带微笑与人格斗,就像影片 中的叶问一样
咏春拳的动作幅度很小,即便是叶问和李小龙本人,演示咏春套路时,也并不会觉得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就印证老话说的“好看的不一定好用,好用的不一定好看”。 咏春的特点就是快准狠。只有距离短,才能更快。咏春拳击打目标很准确。咏春的拳理是,攻击和防守都是走一条线。这条线就是中心线。这条中心线,是最承受不起打击的。这条线上有重要的穴位,从力量的承受上,一个手指轻轻在中线上敲一下都会很疼。当别人偷袭、袭击的时候,人会本能的沿着中心线旋转,这样对方攻击的力量就会化解很多。
咏春拳是内家拳术,讲究内外同练!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内外一体高度 协调,其实只是一种呼吸和肢体动作的习惯性培养和训练!难度可能还不及一般的体育项目!体能和柔韧也没有太大的要求!一般人即可!无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允许身体很柔弱,但是全身整体一定要很轻巧灵动刚柔并济,尤其是四肢一定要强大的气力,能防御对手的拳脚。同时很快速的反击对手。咏春更主张自然的体格和自然的力量,在格斗中,以速度和技巧取胜,而不是绝对的力量。以力量见长强调基本功和身体抗打能力的武术,一般属于外家武术,比如说用棍棒击打身体,让你的皮肤和骨膜变得更加坚韧。但是人体毕竟是血肉之躯,很多人是受不了那种练功之苦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武术遥不可及 也有这个原因!
其实咏春拳适合各个阶段、各个年龄层次,讲究把自己全身练通,当全身有很高的协调性,练咏春第一套一年的时间就能打通任督二脉,但是,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可以飞檐走壁。但是却可以让我们随时集中意念和精神,增加自己的反映速度,发力发招速度
江西咏春拳术在全国领先
2009年11月份,在省体育馆的楼梯口,余师傅和他的武馆成立了,十一个月以后,武馆搬到了铁路九村偏远的位置。余师傅说自己压力很大,“我想在江西这片土地上,把咏春拳发扬光大。从事武术这行是很辛苦的,首先我要确保自己能够长时间做下去,同时又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很多想学功夫的孩子,家境都不是很富裕。他们在交不起学费的情况下,我也会先让他们上课。只要感觉学生非常热爱武术,勤奋。我就会去培养他们。这次比赛对我们来说只是一次良好的开端。对我这个队伍,对江西的咏春拳都是一种鼓励。”
余师傅说,武馆刚开始的一个月,一个学生都没有。一个半月后,来了第一个学员,还是来自抚州。“刚开始真的很辛苦,我几乎是借钱吃饭,这样维持生计,各方面的条件都很恶劣。再加上,因为我本人个子很小,看上去很年轻,名气也不是很大。很多人都认为教武的师傅越老越好,就算年龄不老,也要有很多奖牌奖状。所以当时很多人来了,都感到很失望,就走了。我有很多徒弟以前也学过一些搏击术、拳击、散打、跆拳道。有的人就好奇,跟我比试。但是很快就被我制服,所以感觉咏春非常不错,这一部分人就留下来了。事实证明,这一部分人现在就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学员里,有西班牙的、有新加坡的、有新疆的,来自全国各地。而他本人,还未曾去外面收过徒弟。
“现在我们国人和别人竞技却大多用的是别人的技法,例如泰拳、跆拳道之类的,而外国人却在研究我们中国的咏春拳。我只希望凭借我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咏春,让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目前,全国范围内,真正专业教学咏春的很少,没有自成体系,而江西的咏春,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经验总体水平都是国内高端水准了!
今年7月份,余师傅又将带着他的弟子们奔赴北京,参加国际青年武术大赛。在此,我们也祝愿余师傅的队伍,能取得好成绩,为江西,再次争光。
*出生必须经过严冷的洗礼,幸存的婴儿才能被抚养长大,则可以说*的血性与生俱来的,*从不缺乏血性,在体育方面这一上风更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欣赏西*藏,欣赏西@#¥%藏体育!
西*藏武术的萌发,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昌都卡若、拉萨曲贡遗址均有石刀、石矛出土。止贡赞普和布德贡吉时代二王统辖的部落中,武士已用盔甲和战具(剑和弓)武装起来,使武喊带术活动步进较为先进的时代。止贡赞普“常令属下与之比武试能”,并强令臣下罗阿木与之比武。“罗阿木以金矛200支,拴在100头键牛背上,牛背皆驮灰袋,牛群互相博击,灰袋崩散,烟尘弥漫,罗阿木乃伺机向赞普进击,比武试能富有斗争性,且经常进行。随着历史的发展,到吐蕃时期,具有西*藏特色的武术得以流传开来,演练拳、刀、剑、弓弩角抵、擒拿术等,民间武术趋于体育化。藏王松赞干布“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武艺高强,崇尚习武,这对早期西*藏武术形成产生了影响。汉文史籍言吐蕃人崇尚的精神很浓,说人“多佩刀”,“人皆用剑”,不战亦负剑而行,人们常练习剑术,进步击剑能力。敏渗则在喇嘛教的黑教中有关武术宗师达摩源于西@#¥%藏的传说,在藏族经书《达摩法教》有类似记载。西*藏桥棚很早就有了传统武术,在阿里古格王朝遗址卓玛拉康寺内的一幅画中,也描绘了身着恺甲,左手持盾、右手持兵器的武士练习武功。札达托林寺的壁画中则有人在盘膝打坐,运气吐纳,有的在伸拳舒臂、习练拳术等。
元、明朝时,藏族男子必须具备3种英勇的武艺,即:肉搏战斗的体力、旅游渡河的本领、像鸟一样灵活的手指(各种武功),其健身法在西*藏流行。
清朝时,武术在西*藏进一步普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清中叶宋源所绘《拉萨图》中,即有一藏族青年在习练武术。驻藏大臣文干在《初四定日阅操》中说:短兵白刃试击刺,长矛大盾纷腾骧,弧矢之利尤所重,能者破的猿臂张。当时的清朝驻藏军队就在藏中习武成风从而推动了藏族地区武术的发展。
民国年间,青海拉卜楞寺喇嘛曾表演过拳术、铁杠、木马等。
西*藏和平解放后,武术受到各级党和*重视,成为西*藏体育方面的传统项目之一,群众性的武术活动进一步普及。在西*藏的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有武术课。农牧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中有刀术、耍棍等项目的表演。80年代以来,西**院体育系、西*藏体校开设了武术必修课和练习设施,给西*藏武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90年代始,西*藏设立了武术(散手)队,在96年的全国武术锦标赛散手个人赛中,西*藏运动员取得60公斤和65公斤级的第二名。在97年10月第八届全运会武术散手决赛中,西*藏运动员获小级别团体金牌。
现流行于西*藏的武术活动主要有:矛对刺、耍刀、耍棍、三叉对顶等,其中尤以耍刀和耍棍最为盛行。西*藏的加查县和林芝区 ,以刀箭出名;昌都区以枪术、剑术著称;在波密和贡布地区盛行刀术。刀术是藏族成年男子的运动项目。参赛者把约长一米、手腕粗细的木头抛到空中,然后快速舞刀,好选手在空中能把木头砍成数截。另外,刀是每个藏族男子都要佩戴的武器和装饰品,闲暇时人们就利用腰刀进行习武活动。腰刀的耍法多达六种,有一人表演,二人对练,乃至几人对练等等。棍,是用青杠木做成,耍棍,既有比技巧的个人表演,数人对练;也有比气力的打柱子。这是以棍为击器,立白杨木为柱,然后击之,直到将柱击倒为止。藏族武术活动,除刀、枪、剑棍及盾以外,“果尔考儿”俗称打狗棒也是藏族人民很有特色的一种武术器械。“果尔考儿”(打狗棒)由皮绳和棒两部分组成。“打狗棒”一说来源于自卫和*对付狗的武器。皮绳部分是选用上好牛皮制成一根长约2米左右,宽1~1.15厘米的皮条,近身端做一套环,大小放进手即可。棒是由质杂木精制而成,分成棒杆和握把两部分。棒杆有方、圆两种,径粗4厘米,长约50厘米。握把径粗2.5厘米,长10厘米左右。有的棒上还包有铜或银皮,饰之以各种花纹图案,其作用既保护了棒,又增加了棒的攻击气力。棒与皮绳用一小铁环连在一起,有的还在连接处系上彩色穗子。绳、棒的大小、尺寸、规格一般没有具体规定,要根据使用年龄、气力和习惯而定。这种武术器械使用方法:以右手为例,一般人只要按逆时针方向摇甩成倾斜平面,半径小大由之,放绳则大,收绳则小。在转动中利用惯性对目标抖动手腕猛击,打准就收,打不准时则徜放慢速度继续摇甩,还可再打。有的以顺时针方向摇甩与地面成垂直平面,利用其惯性对准目标向上猛砸(劈),这一击的气力相当大,不论是木桩还是其它物件都可劈开和击碎。“果尔考儿”这种武术器械,绳棒二者兼顾,软硬并用,短可挥棒防守,长则放绳猛击,忽而又象绳技(流星),反抛、近抽、抛击,抛转缠绕对方武器,再配以灵巧的身法和多变的步法、肘法,使用时有时似鞭,有时似*,高低错落有致,远近变化莫测。“果尔考儿”这种武器*简单,携带方便,不便用时只要塞在藏袍内或系在腰上即可,是藏族很有特色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