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党史研究院校排名榜 河南省中专学校排名榜

更新:2023年12月08日 17:31 大学路

对于大学排名比较关注的小伙伴们一定非常关心党史研究院校排名榜,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党史研究院校排名榜 河南省中专学校排名榜

河南省中专学校排名榜

国家重点五所军校是哪几个?

全军五所综合大学:
国卜悔基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空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理工大学

中国十大军队高校排行榜

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从事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学校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1978年学校改前枝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4月,将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校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是“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15所重点院校和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并获中央专项经费支持的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学校座落在古城长沙,占地总面积5632亩,分为四个校区,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全校有3个国家级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 “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 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和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新建的教学大楼,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图书馆藏书160多万册,中外期刊4000多种,并建立了全套“美国*四大科技报告”检索系统。校园网实现了与国家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互联。

学校下设: 基础部、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炮兵学院、工程兵学院、政治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二、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院校,全军综合型大学之一。主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计算机、通信、测绘和信息研究等专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是全军最早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计算机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测绘工程等3个工程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生。拥有5个军队重点学科、2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校园宽阔整洁,绿树成荫,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被命名为"园林式营院"。占地3500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GPS实验场、卫星地面站、人造卫星观测站、天文台、计算中心、游泳池、射击场、田径运动场、室内运动馆、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配套。拥有包括百亿次巨型机、小型机在内的各类高档计算机4000余台,有多达1500个座位的语音听力设备。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校内建有宽带高速校园网,接入全军军事教育训练信息网。学校铺有专线接入教育科研网并与INTERNET互联。

三、空军工程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位于古城西安市区,是以工为主,集法、文、理、军、管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覆盖了空军主要兵种的重要技术学科。她担负着为空军培养航空工程、地空导弹、电子信息等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指挥管理人才任务。是培养空军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型谨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

空军工程大学下设工程学院、导弹学院、电讯工程学院。共有23个系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员近万名研究生近千人。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460余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每年都有部分教研人员赴美、俄、欧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活动。

四、中国人民*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理工大学坐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全军重点建设院校。她是由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史的全国重点高校通信工程学院,点燃“亚洲第一爆”的全国重点高校工程兵工程学院,开拓新中国军事气象事业先河的空军气象学院和在高科技领域一支独秀的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担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进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的重点基地。

学校占地3500余亩,基础雄厚,规模宏大,条件优良。设有通信工程学院、指挥自动化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理学院等5个学院和一个研究所,校舍总面积72万平方米。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个硕士点,25个本科专业。拥有20多个全军性科研培训中心和大型教学科研基地,有全军重点学科4个,重点实验室3个。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从采编到流通实现计算机管理并进入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有条件良好的教学楼、实验楼,有设备先进的电化教学中心、计算中心、电子阅览室和语言视听室,有设施完善的运动场、游泳池、礼堂和军事训练场。

五、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原名为海军工程学院,1999年原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并入该校。学院是一所技术与指挥、工程与管理相结合,具有鲜明海军特色,多学科、多层次、综合型、高水平的军事工程技术院校,是海军唯一的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到博土学位授予权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学院座落在“九省通微”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是一所理想的教学科研园地。

学院下设基础部和舰船工程、舰船内燃机动力、蒸汽燃气核动力、舰船电气工程、兵器工程、系统工程系.有50多个教研室和研究室.40多个实验室。学院瞄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先后建立了仿真技术、隐身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核安全工程等一批我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新学科专业,现有6个博士、18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2个本科专业.成为人民海军高层次军事人才培养的最大基地。

六、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是全国、全军重点高等院校之一,是全军重点建设的院校。学院在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在工学、军事学 、法 学3个学科门类具有14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并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立了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1996年,"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2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学科,"火炮、自动武器与*工程"学科的实验室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研究生导 师队伍。1985年以来,先后有9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担负起培养 研究生 的任务,现有研究生导师6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

七、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培养海军舰艇技术指挥军官、海军政治指挥军官和海洋测绘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院校。她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院办学正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担负着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和一些重要课题的科研任务。学院设有政治系、航海系、舰炮武器系、水中武器系、导弹系、指控信息系、海洋测绘系、外训系等8个专业系、一个基础部、一个学员旅、一个海上实习中心、46个教研室、10个实验中心(其中包括172个实验室和塘肥遥��涤型蛟�陨系氖笛樯璞竿蛴嗉�ㄌ祝��约坝胫�嗯涮椎耐际楣荨⒔逃�际踔行摹⑼�缰行摹⑺�娼⑼�D庋盗分行摹⒑I萧�埠陀斡狙盗分行模�褂猩浠靼谐 ⒏髦智蚶喑 ⑹夷谕庠硕� ⒂斡竟莸忍逵�枋�?

八、空军雷达学院

前身是中国人民*雷达和防空学校,组建于1952年7月。她是全军唯一的一所培养雷达兵的院校。主要培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也培训一部分专科和干部学员。

学院设有军事指挥和雷达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所有一套成功的办学经验,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一支素质较好的教员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高等军事院校。现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00余人;有讲师、工程师、实验师300多人;有一批全军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根据上级下达的要求和招生计划,学院每年向部分省、市、自治区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男生。在教学上注重拓宽学员知识领域,改善学员智能结构,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40多年来,学院为部队培养了2万多名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学员在雷达部队建设中作出了贡献,有许多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

学院各种设施齐全,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教学大楼、图书馆、电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一定规模,多种运动场、俱乐部是学员健身强体、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九、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是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担负培养陆军(含空降)师以下机关的各类参谋、院校军事教员、教学管理干部和全军电教干部的任务。学院源于1938年创建的抗大二分校。随着军队建设的需要,先后易名为华北军政大学、第二高级步校、石家庄高级步校、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军事教育学院。1992年8月改为陆军参谋学院。1999年改名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学院座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设有“四馆、四场、四中心”。四馆;图书馆(藏书35万余册)、军事教育博物馆、党史馆、院史馆;四场:陆军装备训练场、参谋技能训练场、模拟演习训练场及野外训练场;四中心;教学指挥中心、计算机中心、指挥自动化训练中心和电教*、控制、维修中心。另外,还有运动场、游泳池、印刷厂、教具厂等辅助教学设施。学院举办了《参谋学刊》、《中国军事教育》两种全军性刊物。“中国军事教育学会”、“全国国防、军事教育学科规划办公室”、“石家庄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设在该院。近年来,全院共出版专著近200部,编写教材300多本,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研制计算机软件和军用、民用产品40多个。学院与总参政治部联合研制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库多媒体系统”,受到了中宣部、总政的高度评价。多个科研项目获国家和军队级学术成果奖。

十、装甲兵工程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座落在北京市风景秀丽的卢沟桥畔,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和全军十二所综合院校之一。学

院校专业:

河南科技学院 普通本科 综合类 公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河南新乡市

官方*: 0373-3040127

电子邮箱: zhaosheng@hist.edu.cn

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 1939年,前身为中国*早期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首做华北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河南新乡市,占地面积2021亩,校舍面积64万平方米。建校80余年来,学科专业已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0个教学学院,7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8300余人。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496万册(种),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15个,河南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38个。学校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高校,作物学学科和园艺学学科群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有省重点一级学科10个。建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学校是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建有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6个,有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教学团队、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50个。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级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全面落实 “质量立校”战略,着力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纤轮用型高级专者竖衡门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150余项。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为代表的科技英才,有以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兴普为代表的基层优秀管理人才,有以河南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为代表的企业精英,还有众多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以及大批省级、厅级、县级*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 “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60人,其中专任教师1432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4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1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6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4人。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4人,河南省领军人才B类、拔尖人才C类17人;河南省教学名师5人;河南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22人。聘请2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积极贯彻 “科技兴校”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先后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转基因生物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4158项,获科技成果奖182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特别是2013年学校主持培育的“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河南省人民*嘉奖,成为全省高校的骄傲。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主动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河南省“五区一群”等重大战略,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突出科技引领,注重产教融合,主动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2019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我校技术转让收入在全国高校排名47位。2021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种业博览会发布信息显示,我校培育的两个小麦品种“百农207”和“百农4199”分别位居2020年全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和第三。 学校着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克兰、泰国、俄罗斯、芬兰、匈牙利等国家的 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开展有合作办学项目,建有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有课程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开展有国际交换生项目;与美国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共建有河南省棉花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共建有河南省植物遗传改良与土壤修复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匈牙利埃斯特尔哈兹大学共建有河南省昆虫分类与系统演化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共建有自动化实验室;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有农牧业科技示范中心。常年聘有美、英、加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最佳暑期实践大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 “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区域特色骨干大学建设,为早日把学校建成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

河南高中排名前十为: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市第一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南阳市第一中学、安阳市第一中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林州市第一中学、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信阳高级中学、开封高级中学。

扩展资料:

2017最新河南高中排名主要排名指标包括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综合声誉、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师资力量、社会声誉和高考升学率、重本率等。

1、郑州外国语学校

郑州外国语学校,简称“郑外”,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1983年7月,经郑州市人民*批准,河南省首家外语学校创建,始名为郑州市外国语中学。

1986年,更名为郑州外国语中学。1988年,经河南省教委考察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定名为郑州外国语学校。2014年,郑外被确定为“国家《科教合作促进高中科技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

2、郑州市第一中学

郑州市第一中学,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

198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4年首批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创建于1949年3月5日,定名为“郑州市立高级中学”,1958年8月,定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根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共3个校区,占地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3665331亩,建筑面积85400平方米,教职工240余人,在校生2700余人。

3、河南省实验中学

河南省实验中学创建于1957年,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原名郑州师专附中,后为郑州师院附中、郑州大学附中、郑州四十中。1979年,作为河南省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和实验园地,正式定名为河南省实验中学。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本部、分校两个校园,占地近400亩。本部位于文化路60号,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分校位于农业路10号院,占地130余亩。学校有教职工700余人,外教23人。

4、南阳市第一中学

南阳中学,简称"南中",前身是始建于1335年的宛南书院,1903年改书院为学堂,有"六百年书院、一百年学堂"之称,从书院改为学堂起已有一百一十余年历史。

截至2013年,南阳中学由校本部、国际部、南中分校和复读学校四部分构成;教职员工157人,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38名,一级教师4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名,省教育教学专家1名;设有高中班级34个,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余人。

5、安阳市第一中学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坐落在开封市区东南部原北宋演武厅旧址,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河南省"千秋杯"先进管理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

截至 2014年3月,学校占地120亩;学校拥有教职工181人,专任教师148人,先后有特级教师10人,在职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53人;有学生2820人。

6、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的省重点中学、河南省窗口学校,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和教育实习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中央党校*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

据2012年4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占地总面积1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共有教学班160多个,其中包括面向全省招生的高中实验班、宏志班、国际班12个,在校生近9000人。在校教职工468人。

7、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简称林州一中或林一,始建于1946年12月1日,是河南省重点中学、河南十大名校之一、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县级中学惟一具有清华、北大保送和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在校学生约1万人。

学校坐落于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河南省林州市,由南校区﹑北校区和西校区三部分组成。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南校区靠近市区,方便的购物环境很容易让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适应。北校区远离市区的喧闹,很适合高三学子刻苦努力,为考入理想大学而奋斗。

8、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郸城一高",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创建于1951年9月,1988年更为现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总占地230多亩。其中新校区占地188亩。

9、信阳高级中学

信阳高中位于信阳市浉河区,分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市中心,占地38亩;新校区位于贤山脚下,2004年落成,占地190多亩。 学校现有74个教学班,学生4800人;现有教职工283人,高级教师116人,特级教师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29人。

10、开封高级中学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学堂”和“开封府中学堂”两所学校沿革而来的。河南省大学堂创建于1902年,1903年改为河南省高等学堂,1913年改称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址在开封前营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015中国高中排行榜

2017年开封高中、淮阳中学、南阳市第一中学、安阳一中、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郸城一高、扶沟高中、固始慈济高中、林州市第一中学等名列校友会2017河南省顶尖中学排行榜前5强。

1、开封高中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Kaifeng Middle School)坐落在开封市区东南部原北宋演武厅旧址,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河南省“千秋杯”先进管理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学堂”和“开封府中学堂”两所学校沿革而来的;1927年,这两所学校合并称“大一中”,及“河南省立第一中学”;1928年夏,“大一中”解体,分别在前营门设立河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简称“一高”);在大纸坊街设立河南省立第一初级中学。

1952年,在省立开高原址的高二、高三学生并入省立开封第一中学,两校完成合并,校名仍为省立开封第一中学。1985年,学校恢复开封高中校名。

2、淮阳中学

河南省淮阳中学(Huaiyang middle school of Henan province)是河南省重点高级中学,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省级“宏志班”承办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和河南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3、南阳市第一中学

南阳市第一中学,又名“南阳中学”,简称“南中”,前身是始建于1335年的宛南书院,1903年改书院为学堂,有“六百年书院、一百年学堂”之称,从书院改为学堂起已有一百一十余年历史。

南阳市第一中学在1959年和1978年,两次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2005年成为河南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并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以来学校连续五届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2010年以来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学(华)百年名校”(全国50所)。

4、安阳一中

安阳市第一中学于1946年创建于太行革命老区,原名“漳滨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两度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

学校占地9.6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5.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为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0%,花草树木种类繁多,花坛罗布,景色怡人,是一所宁静幽雅的花园式学校。

5、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国先进办学单位——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誉为“北大清华梦工厂”,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一流,是一所集初中、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是北京大学与河南省*签订的省校合作协议重点项目。

6、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郸城一高”,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创建于1951年9月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66303236,1988年更为现名。

7、扶沟县高级中学

扶沟县高级中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位于扶沟县文化路东段25号。1926年始在现址建学校,经过82年的发展历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已发展成为享誉中原、知名全国的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8、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

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始创于1958年,1960年正式建校,1978年被命名为“信阳地区重点高中”,2005年首批晋升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2002年以前校名曾为“固始高级中学”,2002年8月,原固始高级中学搬离位于城区中山大街的老校区,迁入位于王审知大道的新校,校方为感谢台湾慈济慈善组织对新校迁建的无私资助,正式更改校名为“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

8、林州市第一中学

林州市第一中学(Linzhou No.1 Middle School)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简称林州一中或一中,始建于1946年12月1日,是河南省重点中学、河南十大名校之一、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县级中学唯一具有清华、北大保送和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

参考资料:2017顶尖中学排行榜--人民网

中国名牌大学985

高考填报志愿时,中国有哪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以及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中国人心中,清华北大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大学最高水平,双一流大学、985大学、211大学基本代表了中国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整理的中国十大名牌大学、137所双一流大学、39所985大学、116所211大学等中国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排名情况,供大家参考。

1、中国十大名牌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第1-2名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第3-7名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第8-9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第10名
中山大学
吉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排名第一第二基本没有疑问,这也代表了中国大陆最顶尖的大学了;

第3-7名为华东五校,即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大陆高校中实力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校;

第8-9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因为中国还有一个C9联盟,即九校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大学,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常春藤联盟”;

第10名是有争议的,通过对比校友会、武书连、软科大学排名榜单,我们发现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也是经常进入前10,我们暂且认为他们是中国第10名左右的大学。

2、中国137所双一流大学排名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首批入选学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95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双一流大学基本可以算是中国目前的重点李滑大学了。

以下是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中国137所双一流大学排名,由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多地办学,故列出了140所大学。

名次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特色)
4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特色哪闹腊)
5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8
南京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9
武汉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10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11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特色)
16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
20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4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7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1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3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6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37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38
西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39
河海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40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1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2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3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4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弯誉(特色)
45
西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6
郑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7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8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49
苏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0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2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3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4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5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5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58
北京邮电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59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59
上海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61
暨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2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4
南昌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65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6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7
东华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6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69
云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70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1
上海财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2
福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3
中国矿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3
中国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5
江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76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7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78
河南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9
宁波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0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1
广西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2
长安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3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85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86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86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8
安徽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9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90
辽宁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贵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2
新疆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93
内蒙古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4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95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97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8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9
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1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1
海南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03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4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105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6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107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8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108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1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3
延边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14
石河子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6
宁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17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8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119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9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1
上海海洋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3
青海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24
西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特色)

中国传媒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北京体育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外交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海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空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中央戏剧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中央音乐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中国音乐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上海体育学院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3、中国39所985大学排名

985大学也叫世界一流大学: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目前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且不再接受申报,985大学在社会上认可度极高,比211大学还要高,当然所有985大学也是211大学,985大学基本上就是中国名牌大学了。以下是依据上海软科高考生源质量得分整理的中国39所985大学排名。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生源质量分
1 清华大学 北京 100
2 北京大学 北京 96.4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92.1
4 复旦大学 上海 91.5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90.8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90.5
7 南京大学 江苏 88.4
8 同济大学 上海 87
9 浙江大学 浙江 86.3
10 南开大学 天津 85.9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85.4
1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85.1
13 武汉大学 湖北 84.4
14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83.6
15 天津大学 天津 82.5
16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82.4
17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82.1
18 东南大学 江苏 81.8
19 中山大学 广东 81.1
2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79.4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78.2
22 厦门大学 福建 77.9
23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77.1
24 中南大学 湖南 76
25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75.8
26 四川大学 四川 75.7
27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75.4
2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74.8
29 吉林大学 吉林 74.4
30 湖南大学 湖南 74.2
31 重庆大学 重庆 73.8
32 山东大学 山东 73.4
3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71
34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70
35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69.8
36 东北大学 辽宁 69
37 兰州大学 甘肃 68.7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62.1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暂无

4、中国116所211大学排名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211大学在社会上认可度极高。

目前全国211大学名单共有116所,且不再接受申报,211大学也算得上是中国重点大学了,以下是根据上海软科生源质量分整理的中国116所211大学排名: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生源质量分
1 清华大学 北京 100
2 北京大学 北京 96.4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92.1
4 复旦大学 上海 91.5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90.8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90.5
7 南京大学 江苏 88.4
8 同济大学 上海 87
9 浙江大学 浙江 86.3
10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86.2
11 南开大学 天津 85.9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85.4
1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85.2
1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85.1
15 武汉大学 湖北 84.4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84.2
1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83.6
18 天津大学 天津 82.5
19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82.4
2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82.1
21 东南大学 江苏 81.8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81.8
23 中山大学 广东 81.1
24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80.8
2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79.4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78.2
27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78.2
28 厦门大学 福建 77.9
29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77.5
30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77.1
3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76.6
32 中南大学 湖南 76
33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75.8
34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75.8
35 四川大学 四川 75.7
36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75.4
3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75.1
3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74.8
39 吉林大学 吉林 74.4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74.4
41 湖南大学 湖南 74.2
42 重庆大学 重庆 73.8
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73.8
44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73.5
45 山东大学 山东 73.4
46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72.9
4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72.2
48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72.1
49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71.8
5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71
51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70.2
52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70
5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69.8
54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69.8
55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69.7
56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69.7
57 暨南大学 广东 69.6
58 苏州大学 江苏 69.5
59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9.4
60 东北大学 辽宁 69
61 兰州大学 甘肃 68.7
62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68.4
63 东华大学 上海 68.2
64 河海大学 江苏 68.1
65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68
66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67.9
67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67.3
68 江南大学 江苏 67.2
69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67.1
70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66.8
71 上海大学 上海 66.7
72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66.4
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65.3
7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65.1
75 西北大学 陕西 64.6
76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64.5
77 长安大学 陕西 64.4
7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64
79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63.7
80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63.7
81 广西大学 广西 63.5
8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63.3
83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63.3
84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63
85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62.8
86 福州大学 福建 62.6
87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62.3
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62.1
89 西南大学 重庆 61.1
9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61
91 云南大学 云南 60.3
92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60.3
93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60
94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60
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59.5
96 安徽大学 安徽 59.2
97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58.2
98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58
99 辽宁大学 辽宁 57.9
100 南昌大学 江西 52.4
101 延边大学 吉林 51.7
102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50.9
103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50.7
104 海南大学 海南 49.9
105 贵州大学 贵州 47.4
106 郑州大学 河南 46.6
107 新疆大学 新疆 44.2
108 宁夏大学 宁夏 42.7
109 石河子大学 新疆 40.6
110 青海大学 青海 36.9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暂无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暂无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暂无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暂无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
暂无 西藏大学 西藏

以上就是全国双一流大学、985大学、211大学等中国重点名牌大学排名汇总,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文科生学什么专业最好???

NO.1 会计学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就业前景

会计学专业在全国多数省份都是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之一。举*考生报考会计学的主要理由是“好就业,待遇高”。然而,四年后的就业状况是否与期待相符呢?

多项统计调查显示,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以上,大大高出全国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会计学同时也是失业量最大的专业之一。

这种现象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太多、招生规模太大,其毕业生供给量已经持续性超出市场需求。也就是说,选读会计学专业,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多,但竞争也更激烈。

在会计行业中,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位,如果能取得这个资格,那在人才市场上就游刃有余了。

就业目标

会计师: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证券分析师:在债券股份公司工作;银行职员:在一些金融机构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湖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一般高校:北京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塌橡、河北经贸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新疆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广东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西*族学院、西安财经学院嘉兴学院铜陵学院

提示

1.会计学专业文理科考生兼招,对数学成绩有一定的要求。

2.做事细心、谨慎的人适宜报考该专业。

NO.2国际经济与贸易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就业前景

它曾经是一个热得发烫的专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外商引资、中外合资等项目的不断扩大,懂国际贸易的人才成了许多大公司的“抢手货”。那时候,每年高考时,各高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往往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个世纪末,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就出现了“滞销”的迹象。所幸的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贸易组织的接轨,国贸专业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当你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货品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文商标时,当你看到大街上有团答旁越来越多的外国名车奔跑时,当你看到你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洋面孔时,你就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会继续热下去。

本科毕业时许多学生把出国留学[微博]作为首选。愿意就业的同学也不愁出路,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都是本专业毕业生所选择的对象,外资企业、私营、国企、国家研究机构、事业机关,都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其中外企一般都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这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过硬的外语水平加上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能,自然可以获得一份优越的工作。

该专业就业分布最多的地域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

就业目标

*业务人员: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国际国内市场*工作;公务员:在各级*部门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大学。

一般高校:河北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杉达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湖南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吉林财经大学浙江树人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梧州学院红河学院、铜陵学院、九江学院邢台学院

提示

1.外语和数学成绩优秀者适宜报考。在一些重点院校,大学英语只有考过了公共六级才有可能获得学士学位证。

2.该专业无论搞研究还是做*业务,都需要掌握外语和营销、财会、金融等相关知识。几乎所有招聘国贸方面人才的企事业单位都提出要求;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口语表达能力强;专业知识精通,知道做国际贸易的流程,能独立发盘、跟单、制单、结汇。有的企业还要求有报关员、报检员、制单员资格证。

NO.3 新闻学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外文学史、世界文化史、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

就业前景

新闻学是文科专业中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

以往只有老牌的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开办,现在则是遍地开花。不少高校认为设置新闻专业是“投资小、见效快”,相继增设新闻传播专业,一些新办的民营高校、独立学院,也纷纷设立,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规模空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的有400多个,在校就读人数超过10万人。新闻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

然而,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据2003年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停办报刊共677种,其中削减、停办的多以行业报、地市报、县报为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2200多种;期刊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个。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新闻专业出现了两个就业新方向。一是舆情分析,各级*部门对网络舆论很重视,不少部门和企业都需要招聘舆情分析的学生;二是政务微博,目前政务微博号有近10万个,今后数量会更大,新增岗位很可观。另外,企业微博也需要部分毕业生。

中国前十位大学排名

北京大学
北大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建立的学校。北京大学起初名为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开始,
是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top100中排名第一的8星级大学,属于世界级一流大学,同时也是中国最美大学之一。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前身是清华学堂。最初是清*设立的设立游美学务处,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在1928年再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属于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中国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大学。在本次排名评分99.58,位居全国第二。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7个校区,占地面积约6398.52亩,校舍建筑面积约257.6万㎡,图书馆藏书693.5万册。学校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全日制在校学生4876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92人,博士研究生9537人;留学生6237人,其中学位生3498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创始人为中国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复旦也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在本次排名中以82.17分位居中国第四,属于七星级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始建于1937年,前身是陕北公学,1950年正式开学,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该大学占地面积达到230余万平方米, 馆藏纸质图书392万册、电子图书297万种,并有81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1846人、全日制在校生24778人。
中国人民大学在本次校友会排名中以81.51的分数位居第五,属于8星级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设立电机科系的高等学校。2005年,学校与原上海第二则庆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创立历史可以追述到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创办的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后更名武汉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
武汉大学不仅教育环境良好,还是一所集中国著名风景旅游目的地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占地面积5187亩,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作迟盯物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武大樱花约在每年3月下旬开放。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之一,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多次变迁。同时也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之美誉。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简称吉大。吉林大学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校内开设12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学生69196人,其中研究生24202人,留学生1404人。
作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涵盖全部13大学科门类,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码液要基地。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党史研究院校排名榜 河南省中专学校排名榜”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