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研究生 >正文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科目是什么

更新:2024年01月09日 08:28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整理了暨南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科目是什么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科目是什么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科目是什么

考试科目包括英语、管理类综合能力两门、全国MBA联考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复试内容包括涉及英语和旅游学相关内容的面试等。
报名条件:
1、专业不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暨南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不限。
4、学历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拥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并拥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担任一定管理职位者。
5、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更多关于暨南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科目是什么,进入: 查看更多内容

考暨南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需考哪几门专业课啊?

050301新闻学 招生人数:4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09新闻业务④420新闻传播史论
复试科目:综合面试

050302 传播学 20人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0传播业务④421传播史论

新闻学
初试参考书:
1、《当代新闻编辑学》,邝云妙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2、《新闻采访学》,林如鹏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3、《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4、《新闻传播学》,蔡铭泽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5、《中国新闻通史》(上下册),刘家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或《中国新闻史新编》,丁淦林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6、《外国新闻史新编》(上下册),张允若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7、《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同上
传播学
初试参考书:
1、《新编中外广告通史》,刘家林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2、《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3、《新闻传播学》,蔡铭泽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4、《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5、《传播学概论》,吴文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6、《外国新闻史新编》(上下册),张允若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7、《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8、《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杨先顺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同上

对外汉语 2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06古代汉
语④413现代汉语(含语言学概论)

初试参考书: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2、《现代汉语通论》,邵敬*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古代汉语》(1-2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
复试参考书:
01、06方向:
1、《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方向:
1、《新编语言学概要》,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语言学概论》(修订本),何自然、冉水平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方向:
1、《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一版
04方向:
1、《修辞学发凡》,称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05方向:
1、《新编心理语言学》,桂诗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没有本科学位证只有毕业正可以上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吗

1、报考研究生,有无学位证书并无关系,只要有本科学历证书即可报考,没有其他要求。
2、考生可以用同等学力身份参加报名,需要考生高职高专毕业2年或2年以上。
3、同等学力考研,有些学校可能需要你有一篇与所报考专业或方向一致的cn期刊的论文,此外,初试过线进入复试阶段,要加试两门专业课(加试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专科生源的考生,另一种是跨专业的考生,这并不是说大专且跨专业的考生需要加试四门,而是只要符合其中一种情况就参加加试考试,两门就可以了。其实加试的科目一般在考研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可能包含的有,相对比较简单)。此外,没有专业方面和英语四六级方面的限制条件。
4、现在一些重点高校已经在逐步提高报考的门槛,对于同等学力考生限制越来越多了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暨南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科目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暨南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科目是什么”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