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专业 >理科专业 >正文

法学专业怎么学

更新:2024年05月17日 17:46 大学路

法学专业怎么学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大学路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法学专业怎么学

法学专业怎么学

首先就是要多看教材,第一次也许会看不懂,但是当你看的遍数多了的时候你就会慢慢明白的。同时,学习法律要循序渐进,不要妄图一蹴而就。
就拿我当初来说吧,一开始学民法是我有好多不懂,但是当我大三复习时在看的时候,我发现以前的好多东西都好简单,同时,法律每一门之间都有关联,遇到不懂的或者其他法律规定是要及时查阅法条,不要一直推脱。
学习法律案例也很重要,通过做案例你可以了解到许多细小的知识点,这往往是你在看书时容易忽视的。但是我建议看案例不要看太多,前提是你要先把基础知识看懂,基础知识了解之后,再去做案例,你会发现其实法学也是很有意思的,作案例不是图做得快也不试图做得多,最重要的是要做的透彻,要认真分析没一个选项,要找出你所选答案的理由以及法律根据。
如果想要做实用性法学人才,课外书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如果你想要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以及想要在法学道路上走得更远,你还要多看些理论类的书籍,以此来开阔你的视野,更好地理解我国当前的法律。

有没有学法学的大神,我高中学的理科,但报了法学专业,很无奈,口才不怎么好,比如很多问题还是以理科思

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的,理科学法学也好啊,逻辑分析的思维在后来会越来越有用,这是我们很多个老师在大一都说过的,而且三年下来,班上比较有口才而且成绩好的基本都是理科生= =...(文科的表示汗颜)

一般来说想要提高口才的话可以多参加辩论社的活动,还有模拟法庭之类的,学院里会很多,高校之间也有类似的活动,或者去法院看看现场庭审(看过好多也没觉得多少律师是口才非常好的,有几次听着听着审判员都打哈欠= =当然不排除会讲的律师,但很多都是走上岗位后好几年才练就的)

还有就是多看书吧,在形成自己的想法之后表述自然就会慢慢流利连贯了。

最后就是多进行人际交往,从周围的人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即便不是法学的知识。在律所实习的时候有经验的律师告诉我说律师口才不是最重要的,与当事人交流沟通才最重要,而且法院、检察院的各位前辈也是这样说的。大学参加社团活动还是挺有用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理科生怎么学法学

今天我来说一说,我读法学的经历和感触吧。
我刚入学的时候,觉得法学很难。
法学体系很庞大、很复杂。一大堆概念、原理让我无所适从。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学习任务不轻松。而我的目标是要掌握法律体系,考个好成绩,拿奖学金,找份好工作。所以我就投入了大量时间去看书,期末复习时就狂背一通,然后成绩还可以。
但我却对学习效果不太满意。
我学了就忘,看书的效率也比较低,看到中间就忘了前面,上课时大致都听得懂,下课了却什么没记得,感觉没什么收获。学习任务重,进展很缓慢,学习没有乐趣。我感到焦虑和茫然。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错了。
我在想,我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要回到原点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要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思考有效率,讲话有逻辑,做事有条理。
我想要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我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的技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还能获得一种不断进步、超越自我的成就感。既能满足物质需求,又能丰富精神世界。
所以,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应当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更有竞争力。
我感觉找对了方向,于是,我把大学的目标改为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于是我继续往下想:我要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冥冥中我感觉,读专业可能是个好方式。为了验证,我开始观察专业的特征。
专业,往往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特殊的研究角度,这就可以避免思考问题时没有方向或乱找方向的窘境,能提高思考的效率。专业理论的论述,往往有先有后,讲究次序、逻辑和依据,可以让我的思维变得更严谨、更有逻辑。专业知识的丰富性、专业理论的多元化、百家争鸣往往能*想象力,唤醒好奇心,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效率、逻辑、想象力、好奇心,很有可能是核心竞争力。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我得出了结论,专业化训练应该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把目光转向了法学。我在想,法学能带给我什么?
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自己不再把法学当成学习任务,而是将其视为培养自己的工具。我不再把法学放在中心,自己围着法学转;而是把自己放在中心,让法学为我服务。而且,当我把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作为目标时,我发现视野非常开阔。我会把伦理学、哲学、历史学也作为学习对象,只要能训练我自己就行。我会发现读书和社团活动都是学习的方式,都能够锻炼自己。所以我会说,不论做什么,只要能进步,就应该支持。
于是我决定把时间投入到这种训练当中。我想得更具体一点,所谓专业化训练应当是什么样的模式?
我有个很简单的想法,学习就是模仿、批判、再创造。我应该先提炼出老师们、作者们的思维方式,然后模仿。模仿久了,我就能慢慢习惯专业化的思维,思考的效率应该会提高,会更有逻辑性。多模仿不同的思维方式,就能激发我的想象力,然后再用这种想象力去尝试创造。也许模仿还不够,还应当学会批判,去想想老师们、作者们的思路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那我就要用想象力和逻辑来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案。
于是我开始设计训练方案,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寻找各种资源。
看书的时候,我会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谋篇布局?为什么要先写这个再写那个?不同流派的争议之处在哪里?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争议?我可以从这位作者学到什么?
写作的时候,我会想,我要怎样布局,思路才比较清晰?我要怎样写,读者才看得懂,尤其是专业外的读者?
我重视思维训练,但也不会轻视知识点。因为思维的运行,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所以,在发问之前,我要尽力做到正确理解知识点,把概念、原则、原理搞清楚。我觉得许多知识点要放在整个体系之内才能正确理解,所以我开始尝试进行体系化学习。我会去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会对我原先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或纠正。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时候,我必须反复看才能明白作者的意思,效率还是很低。很多时候,我只是看书,没有思考,因为思考很费劲。想提炼出老师的思维方式,现实中却总是上课走神,有时还会打瞌睡。
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会让读书的节奏慢了下来。批判性思考、体系化学习虽好,却总是面临现实的窘境。例如,有时候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一些科目会拖后腿;有时候百思不得其解,还不如背诵;有时候还不小心钻了牛角尖,浪费时间不说,还产生很多误解;有时候某方面太投入却误了全局的计划,甚是苦闷。学习计划永远都在调整,学习方法从来就没有定型过。
学习生活并不总是斗志昂扬,热血澎湃。有时也会浮躁不安,有时也会孤独寂寞,有时也会心灰意冷,所以总是会学习不下去。为了排遣、为了调整状态,我会去骑外环、跑内环、逛校园、打太极、看电影、听音乐、*零食、聚聚会、聊聊天。偶尔,听一段潮剧,喝一杯功夫茶,偶尔玩一玩灯谜。说来也有趣,电脑*的是游戏本,却从来没玩过游戏。
尽管麻烦不断,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我不会觉得很累,反而总能收获学习的乐趣。因为法学不再是任务,所以我也就没什么负担。法学变成了工具,所以我不太关心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而更关注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没有提高。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就会不断去想,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有什么优势,然后去摸索新的学习方法。正是在和法学的互动中,我逐步了解法学这门学科,也慢慢了解自己的性格、思维特征和能力。对学科的探索回归到对自我的审视,这或许是专业化训练的另一个目的——了解自己。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读书的效率有所提高,以前看不懂的书现在能看懂了,写文章的逻辑性也慢慢增强。这让我收获了一种成就感。我曾问过一位同学为何喜欢学习,她说“觉得把东西学好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主要是内心很充实”。我觉得她说得很对。自己把不会的东西学会了,就是一种自我超越,会增强自己的信心,会强化对学习的兴趣。热爱学习,也许并不难做到。
我就是这样一步步对法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中国法制史。因为它唤醒了我的好奇心,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但最近在反思,或许我喜欢的并不是中国法制史,而是思考。思辨带来乐趣,只不过中国法制史为我的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所以我喜欢。
我总有一种感觉,大学一年的收获,大大超越了中小学的教育。大一,不仅扩充了知识体系,还重新点燃了我对学习的热爱,而被压抑许久的内心也终于等来自由的空气。当然,中小学教育给我打下的基础很重要,给了我考上中山大学的机会。也许我的这些进步在很多人眼里很渺小、甚至不值一提,但我却很珍惜,同时也很感激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父母、弟弟和良师益友。
尽管不断尝试,我还是没有找到学习的最佳模式,我仍然面临着读书效率、记忆、课程任务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英语依旧打不开局面,我对法学的理解仍然很浅薄,甚至可能还有误解。每当看着图书馆里一排排永远读不完的书,我总会感到渺小、无知和无力。哪一天我要是骄傲了,就去图书馆里逛一逛吧,那样的教育效果一定很好。
大一的学习经历讲得差不多了,最关键之处在于“从任务到工具”,“从知识到能力”、“从学科中心到个人中心”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和学习实践用十几分钟就讲完了,但在现实中却是经历了一年多的不断反思、尝试、请教、交流才得到的结果。这个思考的结果是对是错,我还无法下定论,所以我也不敢和大家说什么学习的经验和模式,只希望这些经历和感触能给师弟师妹们一点点帮助。我还在思考和尝试更多新的想法,也希望能在师弟师妹们那里得到启发,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我,平时多多交流。
最后,推荐几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很不错,但问题是很枯燥,大家尽量看,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也不要把这本书当成绝对权威,批判性地读,有所取舍,形成自己的方法。《批判性思维工具》也不错,但恕我冒昧,这本书似乎翻译得不够好,不过其内容也是很有启发。《学会提问》这本书容易看,操作起来也容易一点,不过我也只是粗略看了一遍,所以也不能贸然评价。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法学专业怎么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法学专业怎么学”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