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_简单机械和功公式_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

更新:2020年03月03日 22:38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_简单机械和功公式_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_简单机械和功公式_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

简单机械和功章节知识点有: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重要实验题),认识和利用滑轮,功和功率,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概念和相关计算公式)。本篇将为同学们进行上述知识点梳理和总结,并附上简单机械和功测试题(包含计算题和实验题)。
一、认识和利用杠杆
1、杠杆
(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影响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杠杆的平衡条件(重点)
(1)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3、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
(1)省力杠杆:当`L1>L2时,F1 (2)费力杠杆:当`L1F2。例:钓鱼杆,船桨。
(3)等臂杠杆:当`L1=L2时,F1=F2。例:天平
二、认识和利用滑轮
(如果不忽略摩擦,则G=G物+G动)
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
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
三、做功
1、做功的条件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
(1)物体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
(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如搬石头未搬动。
(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方向。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2、功的大小
公式:W=F·s
F是做功的力的大小,s是物体在F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它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例如:从斜面上划下的物体,重力G对物体做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斜面高h,而不是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即斜面的长L,所以重力做的功是:W=G·h
(省力的机械多移动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总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
四、功率
1、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物体完成的功。
3、公式:P=W/tP=F·v

五、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公式:η=W有/W总 η=P有/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来源:《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
3、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1)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面对物体做的功。如:克服物重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2)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因为摩擦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而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是:W总=F·S,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实际做的功。F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S是动力F通过的距离。
(4)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少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
六、简单机械和功测试题:
1、(简单机械和功选择题)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B.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C.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D.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之上。
答案:C
试题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杠杆的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之上,故选C。
考点:力臂
2、(简单机械和功计算题)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为______N。
简单机械和功计算题
答案:省力   20
3、(简单机械和功计算题)某同学用100牛的力作用在杠杆上,把物体举高了0.3米,这时手下降1.2米,被举高的物体重力是________牛,该同学做了________焦的功,(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
答案:400   120
4、(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1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答案:(1)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2)4; (3)大于
5、(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竖直匀速移动,测得数据如下:

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2


(1)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图乙中,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拉力大小并不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如果保持动滑轮不动,则拉力的大小_________0.55 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小华用动滑轮再次匀速提高同样多的钩码,但钩码上升的高度比原来高,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0.4   . (2)动滑轮自身受到重力. (3)小于 . (4)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要求,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动滑轮提升物体能省一半的力,是在理想状态下考虑的,动滑轮的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如果保持动滑轮不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动滑轮的受力平衡分析.对于动滑轮装置一定的机械,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高度无关,保持不变.
考点:本题考查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进行动滑轮的拉力计算、拉力移动的距离与物体升高高度之间的关系和机械效率的变化,解决时应分清力与距离的对应关系,并正确理想状态下滑轮的省力情况和实际是不一样的.

更多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请点击:《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目录

要想在中考物理学科中发挥出色,需要进行物理系统的完善和科学的复习。课外辅导为各位想通过课外补习来提升成绩的初中学生提供以下课程,帮助同学更好地进行目前阶段学习的规划:

初二双师定向尖子班(面授课程,语/数/英/物)

初二名师网络辅导班(网络课程,语/数/英/物)

中考双师定向尖子班(面授课程,语/数/英/物/化)

中考名师网络辅导班(网络课程,语/数/英/物/化)

中考自招名师网络辅导班(网络课程,语/数/英/物/化)

其中网络课程有录播课和直播课两种形式;面授课程班型不一,有1对1,1对3,15人办,30人班等,授课地点分布在上海各个校区,就近为主,具体的学科课时和学费课拨打官网热线4008-770-970咨询。

资料来源:课外辅导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_简单机械和功公式_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_简单机械和功公式_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