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研究生 >正文

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更新:2024年01月25日 00:10 大学路

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是始建于1907年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下面就由带大家了解一下“同济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同济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及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结合同济大学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同济大学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地处上海市,本科教学主要在四平路校区(四平路1239号)、嘉定校区(曹安公路4800号)和沪西校区(真南路500号)等校区开展。

第三条 对取得同济大学学籍,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本科生颁发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同济大学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相应学位证书。

第四条 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

第五条 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监察部门、考生、家长、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 同济大学设立招生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政策,执行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有关招生工作的决议,领导招生工作的实施,审议、决策本科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同济大学设立招生工作监督小组,负责学校招生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纪律监督工作。

第八条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组建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组,在招生办公室领导下开展招生宣传、咨询和其他有关工作。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同济大学面向全国招生,为促进区域、城乡间考生入学机会公平,学校统筹考虑各地考生数量、生源质量及各专业就业情况等因素,在上年度招生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同济大学年度招生计划及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及各省级招生机构公布的为准。

第十二条 同济大学未做分省编制的计划用于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强基计划、运动训练、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等招生。

第十三条 同济大学预留计划总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及解决同分考生的录取问题。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 同济大学根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和调档分数线。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同济大学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同济大学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第十六条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不受专业限制、高考投档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同济大学投档要求的情况下,学校按照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依据考生志愿和招生计划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第十七条 对于投档考生,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按以下规则确定录取顺序:理科依次以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文科依次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和海南省依次以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和重庆市首选科目要求为“仅物理”的依次以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历史均可”或“仅历史”的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低为录取顺序。

第十八条 所有考生的全部专业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满足专业志愿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相应的科类或专业组内进行调剂录取专业;对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十九条 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同济大学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依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高校专项计划不进行征集志愿。

第二十条 录取过程中,同济大学所有招生专业无往届生、应届生及男生、女生限制。

第二十一条 经同济大学认定且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合格的各类资格考生,其录取标准以同济大学公布的政策为准。

第二十二条 同济大学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强基计划、运动训练、综合评价、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港澳台侨的招生录取工作,按照教育部和国家相关部门规定以及学校制订的具体招生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以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强基计划、运动训练等形式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和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的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

第二十四条 由于各省选考科目不同,招生阶段,智能交通与车辆类名称分别设置为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和技术科学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这两个试验班包含的专业、对应的考生录取政策、学费等均一致。入校后学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均一致,一年级统一进入济美学堂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学习,统一进行主修专业确认。

第二十五条 同济大学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各招生专业(类)的体检要求按照《同济大学2022年招生专业(类)一览表》执行。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六条 新生入校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学生依据招生工作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 同济大学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上海市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同时采用按学分收取学费的收费政策:1.设计学类及其包含专业、动画、广播电视编导、音乐表演、表演专业收费标准为每年10000元。2.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及其包含专业收费标准为每年15000元。3.医学试验班(国豪精英班)专业为基础医学,每年6500元。4.除1~3所提各专业(类)外,其它按照专业进行招生的收费标准为:(1)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每年6000元;(2)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每年6500元,三、四年级每年16000元;(3)其他各专业每年5000元。5.除1~3所提各专业(类)外,按大类招生后续需要确认主修专业的,在主修专业确认前学费每年5000元,主修专业确认后,按照确认专业学费标准收费,收费标准同4所述。住宿费根据实际住宿条件,适合不同标准,一般为每学年800-1200元。

第二十八条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教科部共同倡议和直接经费支持在同济大学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用3(同济)+1(德国/瑞士)进阶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成绩合格者获得同济大学毕业证、工学学士学位证以及德方合作院校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十九条 同济大学德语专业只招收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中外语语种为英语、德语语种的考生,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其他专业对高考外语语种均不限制。除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专业外,学校教学培养使用的外语语种一般为英语或德语。

第三十条 同济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设“绿色通道”,通过“奖、助、贷、补、勤、免、偿”七大资助体系和“保障型资助、发展型资助、成长型资助”多维资助育人模式,保障学生安心在校学习生活,促进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第三十一条 同济大学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对以同济大学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同济大学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遇教育部、部分省份高考招生政策调整,同济大学将制定相应政策,并另行公布。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由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同济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新浪教育讯 同济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同济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学术型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2年以上者(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研究生,须具备:1)通过CET四级考试;2)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3)只可报考相近专业,选择范围参照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规定。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1.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3年以上;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5年以上;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2年以上。

4.报考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3年以上;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2年以上。

5.报考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单独考试研究生

报考单独考试者须全部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4、5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满 4 年(2008年9月 1日前参加工作);

3.思想政治表现好,遵纪守法,业务优秀,为所在单位委托培养;

4.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

5.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三、报名程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

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或 ),网上报名日期: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现场确认

考生凭本人身份证(或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和下述“现场确认须知” 中所要求的有关材料,于2011年11 月10日至14日(具体时间请注意我校研招网),到同济大学报名点及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确认报考资格、缴费和采集数码照片等手续。其中报名参加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网报时只能选择同济大学报名点,并到同济大学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3、现场确认须知

(1)所有考生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原件;

(2)应届生须持所在学校注册有效的学生证。历届生须持毕业证书。以同等学力资格报名者除上述证件外,还必须验交CET四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并提供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原件和复印件(至少一篇);

(3)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另须持所在单位同意并加盖公章的《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推荐信》和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填写并签名、盖章的《专家推荐书》;

(4)报名时必须本人亲自到场,现场采集数码照片;

(5)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按要求在相应的栏目内正确填写院系(所)、所报考的专业(专业有说明时必须填写研究方向)、选考科目及其对应的代码,否则由我校指定。考生提供的本人(及所属单位人事档案主管部门)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必须准确无误。

4、其他说明

(1)报考“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的考生,报名时先选择相关院系,至复试阶段再申请相关专业的中法班;

(2)报考“中德学院“的考生,由于中德学院对外语有特别要求,请关注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上中德学院的通知。

(3)以同等学力报考者,经统考初试合格后,复试时还须加试二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笔试,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

(4)应届毕业生若未能如期获得毕业证书,推荐免试入学者若未能如期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将取消录取资格。

四、考试日期

2012年1月7-8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五、考试地点

由各报名点另行通知。

六、复试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口语与听力、专业外语、专业课和专业综合。我校专业课的考试形式和内容由各学院会同学科、专业委员会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考试内容为结合专业培养要求,以及结合其它知识和能力的考核统筹考虑后确定。考试形式可以是口试或者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详见本简章专业目录的复试部分。

复试时间为2012年3月下旬(具体时间另定)。 复试通知由考生凭证件号和准考号登陆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下载,不再寄发书面通知。

七、录取

我校参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复试分数线,并通知上线考生参加差额复试。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已有学习或工作业绩、身体状况等整体素质和政审结论,择优录取。对未通过我校复试,但达到教育部的初试科目复试分数线者,可自愿调剂到其他学校录取。

拟录取的硕士生须与学校(或委托培养单位和学校)签订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书,并按有关通知寄送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材料。

录取通知书一律通过邮局寄送,恕不接受直接领取。

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学业奖、助学金制度,对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别有专门的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工程管理硕士、MBA、MPA、法律硕士(非法学)、软件工程硕士不纳入培养机制改革体系中),对于纳入资助体系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全部都可以获得全额学业奖学金,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都可以获得助研的资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都可获得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助教和助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助。所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校专门制定的全日制教学计划培养,毕业后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八、学制、修读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5 年(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和翻译硕士2年;风景园林硕士和医学类硕士3 年),修读年限最长为4年。中德学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另有语言强化,需时半年。

九、考生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其学籍。

十、其它

我校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外均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接收推免生的人数不超过我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百分之四十。

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有关我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收费标准等信息,可在同济大学网站查阅。

由于我校院系调整,原设计创意学院、传播与艺术学院现合并为设计与艺术学院,一级学科设计学(130500)中的方向01-06,涵盖原050404设计艺术学,请联系原设计创意学院;方向07-09,涵盖原050401艺术学,请联系原传播与艺术学院。

有关招生信息、成绩发布、复试通知等均请留意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网址: ,。

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招生主页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复试内容及相关信息为准。

如本简章与教育部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规定有冲突,将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单位代码:10247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瑞安楼

邮 编:200092

电 话:021-65982944

传 真:021-65988292

E-mail:yzb2009@gs.tongji.edu.cn">yzb2009@gs.tongji.edu.cn

联系部门: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相关学院联系*

代码 院系名称 联系人 *(区号021) 咨询邮箱

01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老师 65982353 caupjw@126.com

020 土木工程学院 武老师、朱老师 65980619 zhuym@tongji.edu.cn

030 机械工程学院 朱老师 69584641 zhumeihua@tongji.edu.cn

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 朱老师、兀老师 65980790 zmrtj100@163.com

MBA中心 65982618 mbacenter@tongji.edu.cn

MPA中心 65982617

管院工程硕士管理中心 65982108 tongjime@tongji.edu.cn

0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陆老师 65982696 luah306@tongji.edu.cn

0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袁老师 69580112 yuanyijie@tongji.edu.cn

08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韩老师 69589503 dxygb@tongji.edu.cn

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刘老师 65980149 ljptj@gs.tongji.edu.cn

090 外国语学院 庄老师 65982980 waiyujw@163.com

090 外国语学院 王老师 65982980 tjmti@tongji.edu.cn

101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丁老师 65981138 dingxl0223@tongji.edu.cn

102 数学系 樊老师 65983245 fanyajuan@tongji.edu.cn

103 物理系 徐老师 65983380 physics@tongji.edu.cn

104 化学系 陈老师 65982287 chemistry@tongji.edu.cn

106 声学所 孙玉莉 65981091 sunyuli@tongji.edu.cn

110 医学院 余老师 65983185 yxyzhsh09@163.com

114 口腔医学院 丛老师 66313723 conglei777@tom.com

120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黄老师 69589879 hpj@tongji.edu.cn

130 中德学院 施老师 65984964 stacdhk@tongji.edu.cn

140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马老师 69582151 myping6853@yahoo.com.cn

160 生命学院 汤老师 65988653 tanggh@tongji.edu.cn

170 软件学院 杨老师 69585627 mszhj@tongji.edu.cn

180 汽车学院 田老师 69589841 tianxiao@tongji.edu.cn

190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李老师 65988657 oceanlixia@tongji.edu.cn

210 人文学院 沈老师 65984597 swq1202@yahoo.com.cn

230 体育部 王老师 65986851 wangzhen04512@yahoo.com.cn

240 法学院 张老师 65980614 fzhjw_y@tongji.edu.cn

法律硕士中心 保老师 65988363 baoxy2010@hotmail.com

250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马老师 65984182 mavivi@126.com

260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孟老师 65981407 menghua1407@yahoo.com.cn

280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创意、传播与艺术学院) 含

原设计创意学院 李老师 65981055 lhh*ile@hotmail.com

原传播与艺术学院 刘老师 69584742 cafetea_2006@yahoo.com.cn

同济大学医学院2o24年博士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医学院2o24年博士招生简章如下:

学习方式:

教育部规定,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就业方式:

教育部规定,研究生就业方式包括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类,定向就业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政策说明:

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的博士生,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全日制定向就业”“非全日制定向就业”三种类别。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全部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须在入学时转入同济大学可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的评定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毕业时可自主择业,并纳入学校就业方案,按照学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执行。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录取前本人须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在学期间,人事关系和档案保留在原单位,毕业后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该类学生不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的评定。

同济大学2024年在国家专项招收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试点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等专项。

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生的奖助、就业和保险,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包括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和“同济大学思政工作队伍计划”等专项。对于非全日制博士生,学校不提供住宿。

不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学期间不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且就读期间不能转变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除了上述专项外,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的博士生均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

以上就是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