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电子职业学校、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贵阳市新城职业学校、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1、贵阳电子职业学校
贵阳电子职业学校是由贵州电视机厂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1993年经贵阳市人民*批准正式成立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学校搬迁至观山湖金华镇,接管了贵州林东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采取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模式。学校含盖“贵州省(国家)第126职业技能鉴定所”、“贵阳市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机构”、“贵州省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等机构。
2、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该始建于1985年校,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贵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
学校现有马王庙校区、三桥下五里校区、罗汉营教学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30亩,在校生5000余人。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办学质量、效益、信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3、贵阳市新城职业学校
贵阳市新城职业学校是经贵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培养各类经营管理、职业技能、技术为主的全日制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成立至今近20余年,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交通枢纽地带。
4、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由贵阳市人民*主办,经贵州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5、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的前身是贵阳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39年,迄今已有80年办学历史。2006年经贵州省人民*批准,教育部正式备案,于2007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是贵州省独立的卫生类高等职业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贵阳电子职业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贵阳市新城职业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贵州省人民*批准成立,隶属于贵州省教育厅。是一所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工艺美术、经济管理为一体,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前职后培训的多学科、多层次、多门类、多学制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贵阳市南明区,分为东西两校区,东校区在龙洞堡,西校区在望城坡。学院占地面积 204 亩,建筑面积55000 余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实训设施完备。建有专业教室 12 间,实习实训室 35个,校外实训基地 22个。拥有教学用电脑 600 余台,12个微机室和设计工作室,建有光纤千兆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图书馆藏书量 15万余册。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222人,专*教师177人,有副教授(含高级职称)59人,讲师65人,双师型教师48人,研究生20余人,聘有客座教授及副教授22人。在校学生近4000人。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坚持应用为主,基础够用,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面向现代*业、现代服务行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学生为国家计划生,毕业后发给经省教育厅验印的高职专科文凭。国家承认学历,享受国家相关待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推荐就业。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前的两所重点中专办学25年,具有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管理。是省属骨干学校,其社会声誉好,学生就业渠道畅通,2002 年、2003 年均有超过毕业生人数两倍的就业岗位供学生选择,毕业生就业率超过 95%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举办大专层次教育的同时,继续举办中专层次教育。
贵州省*决定两校强强合并建成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使两校的办学资源得到优化,实现共享:师资队伍实力骤增、办学层次更加丰富、专业覆盖更为宽广、办学理念整体提升。
学院以全新的面貌迈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行列。 先进的办学设施、优美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严谨的治学精神、一流的师资队伍、适需的专业设置、畅通的就业渠道、不懈的奋斗精神。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四方学子,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正以豪迈的步伐走向新的辉煌。
\
你可以从师资,学校面积,固定资金,就业率上对比
贵州省比较有名的大学有: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理工学院、
贵阳学院、
贵州商学院等。
一、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简称“贵大”,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部省合作共建高校”、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并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由
浙江大学对口支援。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4646亩,下设40个学院,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有在职教职工3940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3064人、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
二、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管理;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
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
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签署省部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协议,贵州师范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贵州目 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
三、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
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合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四、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ZunyiMedicalUniversity)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学校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关东医学院并入
大连大学,更名为
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消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举校南迁遵义,更名为
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
五、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MU),简称贵医大,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贵州省属重点高等院校,贵州省唯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贵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
贵阳医学院。1950 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管理。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成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六、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隶属贵州省人民*,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由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原名
贵州民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七、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贵州省人民*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共建高校、卓越中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65年,由原贵阳医学院祖国医学系、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贵阳市中医医院合并组建而成,名为
贵阳中医学院;2001年,贵州省中医研究院、贵州省中药研究所合并组成贵州省中医研究院后整体并入贵阳中医学院;2002年,滇黔桂石油技工学校整体划归贵阳中医学院;2018年12月,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
八、贵州理工学院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理工院校。
学校创建于2013年,2011年,贵州省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在原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校址上筹建贵州理工学院。2012年12月17日,贵州理工学院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学校设置标准,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检查和评估。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贵州理工学院。2017年1月,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九、贵阳学院
贵阳学院(Guiyang University)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组建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由贵州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贵阳市人民*举办的公立学校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18年1月,该校规划面积1200亩,实际使用面积810亩,建筑面积23万�O。学校拥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 ;设有16院2部,44个本科招生专业。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教职工904人,专任教师651人。
十、贵州商学院
贵州商学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市。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为11,574人,其中本科生7,666人,专科生3,908人。现有教师总数67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63.88%,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40.00%,生师比为19.26:1。
学院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主要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4大学科门类的21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培育)1个,一流平台2项,一流师资团队2个,一流课程4门;省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
全国播音主持院校排名如下(仅作参考):
1、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
2、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一定程度上和中传相提并论(播音专业还是居于中传之下),这是老一辈人的说法,该校师资力量雄厚,也有一定的名气和成绩,播音主持是该学校的优势专业。
3、
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传媒学院:简称“山传”,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山西省人民*共建高校,中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4、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戏剧艺术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学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共建高校。
5、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简称“天师大”,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直辖市天津。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天津市属重点大学。
6、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7、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依托中传的师资力量及南京独特的城市底蕴,近几年发展得不错。民办一般本科院校,播音主持学院于2011年7月建立,归属于播音主持学院,无播音专业方向硕士点。
8、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办学实力最雄厚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国家文化部与江苏省*省部共建大学,近几年报名人数并不亚于前几所高校,也有一定的名气。
9、
中华女子学院
一般本科院校.属于艺术学院。专业教师都来自中传。大一、大二时为小课教学,10人一组;大三开始分专业,分别有配音、朗诵、讲解三个方向可供选择。大一有规定每天早上练声。本校区的面积不大,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硬件设施较完备、全校有免费WIFI。
想了解关于播音主持的更多信息,可以到
湃乐思
咨询了解。北京湃乐思教育是由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艺术院校的校友联合创立,由沪江教育、北京文化、京育基金参与投资的专注于传媒类高端精品艺术考试教育品牌。